从内蒙古传统住居文化看蒙古包建筑的 “可持续”性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6 10:11:47 更新时间:2022-05-16 10:11:47
蒙古包是游牧文明可持续地域性建筑的经典案例。蒙古族游牧文化作为内蒙古地区的住居文化主要背景,在游牧生产对自然的挑战中产生,在游牧民族与自然的对话中发展,形式由低级到高级,内容由简单到丰富,从一种生活方式形成一种文明。内蒙古地区传统住居文化体现了游牧文明对自然生息规律的尊重 [2],而蒙古包便是游牧生活方式下的必然形式选择,其原生态建筑材料、装配式构造方法和全自然生命周期,无不体现“可持续”的现代生态观。
一、内蒙古传统住居文化
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宜耕宜牧,古代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其地上、地下遗存非常丰富,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迄明清遗址、墓葬及窟藏等,大量的遗迹、遗物见证了北方民族悠久辉煌的文明历史。内蒙古与其他区域文化上最显著的差异,是它发源于北方草原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和经济基础之上,融合众多北方民族智慧形式,以游牧文化为突出特色并结合森林渔猎文化,高寒地区农耕文化及它们的衍生文化(如手工业、商业)的文化性质和文化形态,其地域住居文化便以此衍生。
1. 发展概况
(1)史前时期蒙古高原上的草原先民最初以天然洞穴藏身。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约 10 公里处一个高达百余米的花岗岩峭壁上发现了古人类洞穴住所遗迹——嘎仙洞遗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先民开始建造人工的房子,房屋的造型有圆形、方形。建造房屋时,先刨土挖坑,而后通过围绕洞口摆放猛犸、狮子等大型野兽的骨骼或堆积石块等方法搭建房屋墙壁与穹顶,最后用野兽皮毛、干草、粘土等苫裹外围,这也是内蒙古先民所使用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房屋,即“额如恒格日”的雏形。
(2)历史时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方式多样化,草原先民开始搭建与自己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居所。草原先民属于非定居性文化群体,他们的住所均为可随时搬迁、搭建方便快捷的住所,出现了窝棚类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鄂伦春族的“斜仁柱”(桦树皮覆盖的窝棚),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居住着“撮罗昂库”(尖顶窝棚),游牧先民最初走进草原时居住的是“鄂博森楠布拉”(茅草窝棚)或者“博尔嘎森格日”(柳编窝棚)。
2. 内蒙古传统居住形式
(1)洞穴居所内蒙古先民穴居于自然岩洞的同时,还能动地将洞穴本身进行了人工改造,如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古尔板 • 布德山发现的自然洞穴内有火炕类设施等人工装修痕迹,洞口处还刻绘有简单纹样的岩画。(2)半地穴式居所半地穴式建筑实现了住居选址从山洞到草原的过渡,这种房屋是通过挖土坑,然后用石头或木头筑墙,再用柱子斜面固定住围墙的木制居所,半地穴式居所就是今日蒙古包的雏形。(3)窝棚式居所草原狩猎民族最典型的居所是窝棚,其结构简单,用树根长约 6 米,直径约 7 厘米的木杆支起圆锥形支架,然后由底部开始苫野草,每苫一圈就绑一根细绳防止草脱落,一直苫到尖顶,用草绳或树皮绳扎牢即可。窝棚不设窗,门向南,挂以麻草或皮制门窗。蒙古包就是从窝棚式建筑演变而来的。(4)穹庐式居所即为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萨满语,是草原游牧文化孕育出的独特建筑风格,也是蒙古民族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5)宫殿式蒙古包古代可汗或王公贵族居住、使用的大型蒙古包,今内蒙古阿巴嘎旗还有几个。(6)双门毡帐古代蒙古族定期贸易时所使用的临时性建筑。内蒙古地区众多北方民族世代居住在形式各异的毡帐之中,这些过着游牧生活的“毡帐民族”的居住文化世代传承,集大成于穹庐式毡帐,即“蒙古包”。从内蒙古先民的洞穴居所中对洞穴人工改造的穹顶形式即可分析出本地区人们的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起源 ;半地穴式居所中开始有了蒙古包的雏形;窝棚式建筑就可以称之为今日之蒙古包的“原型”形式 ;蒙元时期的穹庐式居所、宫殿式蒙古包和商业用途的双门毡帐已与现在的蒙古包形式基本相似 [5]。综上所述,“蒙古包”这一建筑类型必然是从内蒙古地区的住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传统建筑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蒙古包建筑
草原上特有的蒙古包是可移动建筑的代表,是游牧社会人们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改变生活方式的直观体现,可以说它代表着一个具有现代化标准的建筑体系。 1. 蒙古包的选址牧民春夏秋冬轮牧,有四个建包的地方、四个营盘和四大块草场。选址主要是从气候、水草、疫病、狼害等方面考虑,既与经济方式有关,也与禁忌习俗有关。春天选址向阳、有草即可 ;夏营地要选择空气好,少蚊蝇,不怕洪水的地方 ;秋营地选择籽草丰富的地方,在山谷或地势低的地方搭建,秋风大,忌在风口扎盘,地势不能太高是因为地势高的地方草枯的早 ;冬营地主要选择芨芨草众多,沙蒿沙竹密集,不大积雪,背风,阳光充沛,相对封闭的地方。
2. 蒙古包的构件组成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以及哈雅布琪等组成(图 1),这些基础构件大多具有尺寸标准化、复用率高、组合形式多样等特点。(1)架木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脑、乌尼、哈那、巴根等,是整个蒙古包建筑的承重结构。套脑是天窗,位于蒙古包顶部,起到采光通风作用 ;乌尼是顶杆,作为连接构件上接套脑下接哈那 ;哈那是蒙古包的围壁,其数量决定着蒙古包的规格尺度 ;巴根起到支撑作用,是蒙古包室内的支柱。(2)苫毡苫毡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等组成。顶毡覆于套脑处,起到调节光线和空气流通的作用 ;顶棚是在包顶处盖住乌尼的部分 ;围毡即围绕哈那的部分 ;外罩是顶棚上的装饰品,也是蒙古包建筑等级区分点 ;毡门即吊在门框外面起围护作用的构件。(3)绳带蒙古包的绳带包括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等,它们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倾斜,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绳带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和延长使用寿命有很大作用。(4)哈雅布琪哈雅布琪,是围绕围毡转一圈将其底部压紧进行封闭的部分。春、夏、秋三季主要由芨芨草、小芦苇、木头做成,冬季用毡子做成。暖季的哈雅布琪是卷成一个圆棒形的,无风天折起来放好,有风时围合。冬天的哈雅布琪用几层毡子摞起来制成,上面纳有花纹。
3. 蒙古包的建造工艺
蒙古包巧妙的组合结构使其具有搭盖迅速、拆卸容易、运输方便等特点。这与现代建筑相比 , 资源、能源消耗明显降低。(1)蒙古包的选材搭建蒙古包所用的材料“非木即毛”,完全来源于自然。架木所用木材均取自当地生长的柳树、桦树和榆树,资源广泛易得。加工时只需要进行剥皮、切割、烘开和修正等简单的程序,不会消耗大量能源和劳力,也不会污染环境。串接这些木质材料的连接件一般用质地柔软而有韧性的牛皮、驼皮条或马鬃绳制成,对孔眼不会造成严重磨损,与金属连接件相比可以延长所串联木质材料的使用寿命。苫毡原料以羊毛为主,可以有效的达到保温效果。绑绳多以马鬃制造,耐水性好耐久度高,能长期在野外条件下使用。整个蒙古包在选材上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不会大量消耗草原环境能源。(2)蒙古包的搭建蒙古包因地区、样式等不同,搭建方式也有所差异,但普遍通用的模式包括立架木、盖苫毡、捆围绳等流程(图 2)。首先立架木,分为围哈那、立套脑、调整架木三个步骤。围哈那的时候就确定了蒙古包的朝向,也就是门的位置,一般避免对着山尖、沟壑等,以防止洪水等灾害 ;第二,盖苫毡,不同季节苫毡苫毡不同之处在于 :暖季围苫毡得靠上,既避免了地面潮湿也留开了下部的通风,并且暖季苫毡薄,苫两层或一层围毡,两层顶棚即可,冷季一般盖到三层;第三,捆围绳,可使毡包保持稳定的形态,哈那布向外倾斜,顶棚围毡不下滑,而且可使蒙古包有生气,看起来美观。(3)蒙古包的拆卸蒙古包的各个组件都可以拆卸,对于更新与维修都非常方便。整体拆卸蒙古包也很容易,与搭建时的顺序相反,分别解开绳子,取下苫毡,拆卸架木。拆下来的配件也易于整理收纳。蒙古包报废后的废料可以在草原上就地焚烧、风化、腐烂 , 与草原环境迅速融为一体。这与当代建筑拆卸后形成大量难以处理的建筑垃圾形成鲜明对照。
三、蒙古包建筑的可持续性
1. 建筑类型学理论对蒙古包的分析(1)类型的选择从结构的角度将蒙古包的“空间结构”模式分析为一种“拓扑空间结构模式”,更方便我们对这一“原型”的理解。对蒙古包的形态构成分析不能简单从传统的距离、角度或面积的方面关注,而应该是基于接近、分离、继续、闭合、连续等关系的研究。(2)类型的转换对蒙古包“原型”的还原应以“结构模式的拓扑变换”这种方式进行。还原时不能是简单几何形式的变换,而是提取蒙古包各要素组合的拓扑形态来表现和重组,只涉及空间的内外、上下、远近、中心与边界、围合与开放、连续与断裂等关系。蒙古包这一“原型”可利用完全相同的拓扑关系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形式。
2.“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蒙古包的分析(1)重大革新和可移植性蒙古包深刻反映着游牧文明,并以最大限度的尊重自然的生息规律为建造前提,蒙古人“居无定所” 的生活规律创造了蒙古包的结构形式,并决定了其移动的便捷性。其取材就地,结构技术手段发展自草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地方建筑材料的运用和建筑形式上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 [6],区别于其它建筑有很大的可识别性,但目前最需要做的不是简单模仿蒙古包的形式进行古典主义的移植、拼贴,而是要对其材料、结构技术、建筑形式等进行技术更新以发展出新的适合此时此地的“新型蒙古包”。但这种新的发展是一种类型的选择,对其使用不能简单拘泥于穹顶式建筑形式的表象,应该是一种深层次内涵的延伸 [7]。具体到建筑设计上,可利用蒙古包这种“原型”构建出新的建筑体系,例如新的典型剖面、立面、平面形式。(2)信仰标准和民间智慧蒙古族自古崇尚自然,信仰“腾格里”,即“长生天”。草原人们心目中一直都存在着尊重环境的原生态观念这种“集体无意识”。在蒙古族的信仰中,对天体、宇宙的崇拜以及与之相交的愿望是通过天窗来实现的,透过天窗而入的光线便是交流的媒介,它连接天窗与地面,贯穿空间与实践延续过程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很多传统建筑利用光线与漏窗、雕栏等结合,形成虚实相间的光影效果和曲径通幽的空间意境,蒙古包的光线竖向射入室内,清新了然,在使用者心中是具有信仰精神的光芒。蒙古族人民还可以利用透过轮状天窗照进来的光线照射点来确定时间,体现了朴素的民间智慧。可见,蒙古包通过天窗、光线表达了与蒙古人民间信仰、知识体系相关的时空观念,使得光以最为自然的形式与最为简约的建筑形制相结合,这种纯粹的发自阳光与空间的创造使得蒙古包这种建筑形式与其民族精神之间建立了一道桥梁。
四、结语
结合内蒙古地区传统住居文化看,蒙古包不仅是符合可持续理念的建筑,同时也满足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平衡发展,对这一“原型” 根据不同的理解可还原出多种建筑形式来适合不同环境的要求,是内蒙古地区现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重要文化根源。
参考文献 :
[1] 汪丽君 . 建筑类型学 [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1 :38
[2] 高红梅 . 浅论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0,46(03):16-18.
[3] 白丽燕 , 梅洪元 . 原真性思想下蒙古包住居文化的现代转译 [J]. 建筑学报 ,2017(04):87-90.
《从内蒙古传统住居文化看蒙古包建筑的“可持续”性》来源:《住宅产业》,作者: 高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