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科生不写论文也能毕业,不意味着“放水”,凭四类创新成果可替毕业论文
所属栏目:技巧指导
发布时间:2025-10-18 15:22:32 更新时间:2025-10-18 15:22:32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关于开展本科生高水平创新成果替代毕业设计(论文)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6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用高水平竞赛获奖、创新实践项目结题、学术论文发表、发明专利授权四类成果,替代毕业设计(论文)。
南航的这一探索,引发广泛关注。
不仅是本科生可以用高水平成果申请毕业,硕博生也可以用实践成果代替毕业论文。
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明确将实践成果纳入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标准,这意味着在法律层面明确了学位论文不再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必答题”。
许多高校已在此前进行了积极探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6届本科毕业生可用高水平竞赛获奖、创新实践项目结题、学术论文发表、发明专利授权四类成果替代毕业论文。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可以成为知名网络文学平台的签约作者并完成符合要求的作品(如完成20万字以上完本作品等)来代替毕业论文。
浙江农林大学:允许本科生以在“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或银奖以上的成绩代替毕业论文。
温州大学等高校也允许用创业成果等替代毕业论文。(相关阅读推荐:sci论文发表指导:选刊、润色翻译、投稿)
替代成果的“高门槛”
要强调的是,用实践成果替代毕业设计(论文),并不是放松人才培养标准、要求。从相关要求来看,能够替代毕业论文的成果要求很高,其实是对毕业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南航为例,发明专利必须是以第一授权人身份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而学术论文必须是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核心期刊,这些要求都比较硬核。
因为,无论是高水平竞赛获奖、创新实践项目结题,还是学术论文发表、发明专利授权,都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想以各类成果替代毕业论文拿学位的路并不轻松,并不好走。相对而言,鉴定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水平,毕业论文其实是难度相对较小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