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探索》音乐类期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7-10-18
《音乐探索》简介
期刊名称:《音乐探索》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季刊
国内统一刊号:51-1067/J
国际标准刊号:1004-2172
主办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杂志简介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音乐学院主办,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探讨音乐理论的学术性季刊。她创刊于1983年,历时27年风风雨雨,至2008年9月共出版了100期。在办刊期间,走过了初创调整、改革进取和锻造品牌三个阶段。可以说,每个阶段、每一期学报都凝聚着各级领导的期许与智慧,也凝聚着着编辑人员的心血与汗水。
作为西南地区音乐类学术刊物的喉舌,在创刊伊始就坚持——“走精品化道路,办有特色期刊,争一流期刊,创名牌效应”。秉承这样的理念,虽说步履蹒跚,但时刻都在奋力跋涉。特别是近年来,学报不断加快步伐,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鲜明的办刊特色自立于学术期刊之林。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赞誉。
本刊反映本院教学科研成果,发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教学经验总结、技能技法探讨、作品评介及小型声乐、器乐作品。本刊是四川音尔学院主办的学报,系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音乐学术理论期刊。本刊立足西南,面向全国,尤其鼓励支持各学科前沿研究、跨学科综合研究,能体现“求索”精神的学术论文。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书生网》”等。
为2008-2009年CSSCI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作曲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技能技法研究、艺术教育、计算机音乐、学术争鸣。
2014年02期目录参考:
1.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孙洪斌教授在“黄虎威教授教学与科研创作成果学术研讨会”——高峰论坛上的总结发言 孙洪斌8-10
2.学界传美名音苑留佳音——“黄虎威教授教学与科研创作成果学术研讨会”综述 魏晓兰11-14
3.中世纪“文人音乐家”的典型:菲利普•德•维特里及其音乐活动 伍维曦15-32
4.威尔第的歌剧世界:近二十年西方学界的研究趋势 董 蓉33-35
5.如何界定作曲家个人风格?——以伦纳德•迈尔、查尔斯•罗森以及诗人奥登为例 杨 婧36-45
6.文本分析与酷读——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同性恋情结”的隐秘叙事 王 晶46-56+65
7.浅论西方现当代音乐作品中声音素材的具—抽象运用 徐志博57-65
8.琵琶行者——章红艳 明 言66-68+74
9.建国以来巴蜀琴学研究回顾 甘绍成;杨迪瑞69-74
10.《诗经》与中国礼乐制度关系研究 丁 超75-79
11.大气磅礴凝重雄浑的史诗性品格——论徐占海的正歌剧音乐创作 居其宏80-92
12.冼星海创作中的民族性与艺术性兼顾范例论考——以《黄河大合唱》的修订为例 廖红梅93-96+115
13.试评《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 康 格桑益希;格桑梅朵97-104
14.20世纪30年代中国声乐艺术叙事与评价 周云杰105-108
15.梅洛•庞蒂的音乐精神与中国摇滚乐的当下遭遇 陈 星109-111
16.试析双簧管演奏者的乐队角色意识 杨华玉112-115
《音乐探索》杂志投稿须知:
论文选题力求新颖、论说有据、富有创建性。一般以8000字为宜;欢迎提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 来稿应有文章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其中参考文献应析出的项目包括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等;来稿可邮寄文稿 (请附软盘,用Word格式)或以网上邮件方式投递;来稿请注明“专投”字样,切勿一稿两投。
本刊鉴于人力所限,不作退稿处理,希见谅,请作者自留底稿。如作者另有他用,请即时来电来函告知。半年内未收到刊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音乐艺术论文发表:合唱艺术的发展与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
[摘 要]合唱艺术发展进程与合唱指挥专业人才素质提高,对于提高人们对美的审查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含义。本文结合实际情况, 对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的相关定义进行简要的描述,对我国当前在合唱艺术的发展及指挥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关见解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音乐艺术论文发表,合唱艺术,合唱指挥人才,方法途径,问题
一、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的相关概念
(一)、合唱艺术。合唱艺术是一门集体性的音乐艺术,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多个声部进行相互配合、协作的演出,令音乐作品变得更有立体层次的音乐表现形式。合唱艺术有着声音穿透力强、音乐韵律简洁明快等特点,除此之外,合唱艺术凭着其独有的艺术感染力,给听众一种听觉上的冲击。一个国家的合唱艺术的发展情况代表了该国家文化艺术的进展水准。合唱艺术通过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特点的人群统一组织,采用和声结合的方式,将音乐作品进行展现。合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凭着其透彻的感染力,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