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须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发布时间:2015-06-11
《复旦学报》简介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双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31-1330/N
国际标准刊号:0427-7104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科技司
【杂志简介】
《复旦学报》是复旦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依次为物理辑、数学辑、生命科学辑、化学辑、管理科学辑、材料与技术科学辑,它们主要刊载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它的任务是:主要反映复旦大学自然科学类各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也部分收取国内外具有原创性该领域的优秀论文,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和发展复旦大学的科技事业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医科教师和研究生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2004获全国高校学报和教育部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9年获上海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
1999年获教育部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
【栏目设置】
主要刊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领域的论文,并设有一定的研究专栏。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1. 可扩展和低功耗FPGA全定制配置电路设计张东越,王健,来金梅,鲍丽春
2. 考虑悬浮哑元的结构化随机行走电容提取算法孙泽武,朱恒亮,曾璇
3. 一种基于OFDM和比特分配技术的改善低压电力线通信性能的方法刘轰,俞晓雪,闵昊
4. AlOx/WOy阻变存储结构的转换特性和机理研究刘易,宋雅丽,王艳良,林殷茵
5. 适用于软件无线电的高线性度、低功耗无源下变频混频器的设计陈烨昕,闫娜,许建飞
6. Skein树形哈希算法的并行实现与性能评估翁新钎,韩军,窦仁峰,曾晓洋
7. 彩色自然场景统计显著图模型黄虹,张建秋
8. 基于积分方程法的确定性MIMO信道建模研究宋永慧
9. 一种新型的灵云无线网络架构付晓
10. 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低电压跌落控制策略曹鑫晖,孙耀杰,林燕丹
11. 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宏观动力学研究于小芳,程双,孙帆,张新平,张春雷,唐颐
12. 胭脂红与dsDNA相互作用在有无纳米TiO2掺杂的碳糊电极上的比较研究及其应用马明明,苏新科
13. 硝酸改性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朱杨军,代芳,于峰,周攀,李莉,温祖标
14. 新型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RuAra1的表达与鉴定夏婷颖,周峻岗,吕红
15. 基因组比较数据可视化的快速实现胡祎瑶,钟扬
16. 家猪Ⅲ型干扰素的生物化学性质与抗病毒能力研究陈琳琳,冯抒宇,栾喜梅,焦晔,刘明秋,郑兆鑫
17.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HIV潜伏细胞株激活效应的初步研究王晓辉,杨少宗,朱豫琪,曲喜英,王鹏飞,曾汉献,朱晓莉,朱焕章
《复旦学报》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一、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文章摘要、关键词以及文章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工作单位须同时译成英文、并一式两份,要求使用A4纸打印稿。
二、作者简介包括以下内容: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或学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等。
三、来稿摘要约200字左右,摘要应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附关键词3~8个。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文章应以标识注明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四、文末“参考文献”只需选用主要的、已公开发表的,并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进行编号和标注。注释内容包括:作者、书(篇)名、出版单位、版次、页码等。各类参考文献请按下列格式编排:中文文献:
[1]著作类格式一,示例:W.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著作类格式二(不必标明著作者),示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期刊类格式一,示例:章培恒.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期刊类格式二(两个以上作者),示例:曹凤岐、姜华东.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3]文集类格式一,示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文集类格式二(析出文献),示例:[美]哈耶克.建构主义的错误[A].经济、科学与政治[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报纸类格式,示例: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电子文献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人.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示例: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01].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外文文献
相关论文范文参考: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边缘地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空间和新的动力。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对城市和城市周围地区的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起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发展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边缘区;土地利用;对策
1 边缘区的涵义与特点
1.1 边缘区的涵义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周边区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时所形成的位于城乡之间,其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接地区。它是城市地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向乡村环境转化的过度地带,是城乡建设中最复杂、最富变化的地区。
相关阅读:《复旦学报》杂志版面费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