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ack
月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期刊>>正文

《中国图书评论》图书馆类论文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5-06-13


《中国图书评论》简介

《中国图书评论》图书馆类论文

期刊名称:《中国图书评论》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21-1035/G2

国际标准刊号:1002-235X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

主管单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获取相关优质资源      获取2023中科院分区


  【杂志简介】

  《中国图书评论》是一本以各学科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编辑,在校博士生、硕士生等为读者对象的思想学术类文化书评刊物,分析研究全国书刊出版趋势,评论有重大影响的书刊,沟通出版者与读者的联系,报道书业界最新动态,探讨读者关心的热门话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前沿题域、主题书评 、书  评、书评研究 、书界观察、阅读印象、好书辑要 、思想旅行。

  2014年04期目录参考:

  1 斯图亚特?霍尔的遗产 黄卓越 4-11

  2 霍尔已乘黄鹤去,应留傍人喜鹊飞 赵勇 12-16

  3 “入戏的观众”:斯图亚特?霍尔与英国文化研究 邹赞 17-22

  4 革命文化培育的"反革命分子”一《血色黄昏》或老鬼的局限性 陶东风 23-27

  5 《炸裂志》:书写中醒实的另类文学标本 刘汀 28-32

  6 阎连科:单向度写作一兼谈《炸裂志》 曾于里 33-36

  7 城邦的凝视者:阿伦特的康德 胥博 37-41

  8 被误读的不止是《论语》——与张石山先生商榷 商昌宝 42-51

  9 文化镜城与隐形书写——戴锦华访谈录 戴锦华 邹赞 52-62

  10 自媒体时代的电子阅读 魏武挥 63-68

  11 “大数据”分析与文学研究 金雯 李绳 69-75

  12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五十年之观察 顾霄容 76-80

  13 见证者的告白一博罗夫斯基的奥斯维辛书写 黄文凯 81-85

  14 涌动在浪漫三角恋情下的男性“同性社会欲望” 宁可 86-90

  15 认识互联网前史——读《数字乌托邦》 蒋原伦 91-96

  16 嬉皮士精神与中国现实 张行舟 97-102

  17 60年来中国的托马斯·曼研究 黄燎宇 103-111

  《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一、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成系统、有新见的理论、学说均可讨论,特别是学科建设状况、发展态势综论、前沿问题、热门话题探讨尤佳。无论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的出版物,或文学作品以及大众读物,若有真实心得、独到见解,皆可自由评论;言之有物、清新活泼、文理俱佳者更需。

  二、体裁不拘一格,理论探讨,学术随笔,宏大叙事,微观剖析,对话交流,座谈畅论……各呈千秋;但求争鸣学理、活跃学界。

  三、文字可长,但勿逾八千言;长话短说,但下限三千字。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为便联系,请注明联系电话、传真或E-mail。

  四、投寄本刊的文章,凡采他人成说,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数码标识,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页码排序;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或期刊)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双引号内。作者自己的说明随文做注,加圆括号,用仿宋体标出。

  五、本刊发表的稿件均为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寄来本刊的稿件实行三审定稿制。凡涉及国内外版权问题,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和有关国际法规执行。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摘发、翻译,一经发现,将追究法律责任。

  六、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本刊拟定加入网络系统。与此同时,版权问题日趋凸显。为此,本刊郑重声明:如有不加入网络版者,请在来稿时注明,否则视为默许。本刊网络实名“中国图书评论”,是否为网络版登载,请自行登录查询。

  七、本刊概不退稿,投稿三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和当期刊物两册。

  期刊论文网投稿:融入墨子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创意设计

  摘 要:本文以滕州市墨子故居为例,在对墨子故居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的定量评价的基础之上,对墨子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进行初步的探索。墨子故居的特殊文化资源与环境是开展文化旅游的最佳区域,以挖掘墨子文化价值为主线,是继墨子文化纪念馆、墨砚馆之后,为滕州打造“墨子文化城”提供的又一重要旅游文化景观。通过在景区的旅游项目上探讨文化体验游、休闲饮食游、生态游三种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内容,挖掘墨子文化内涵,促进墨子故居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期刊论文网,墨子文化元素,旅游产品,创意设计

  一 墨子文化概述

  在奴隶社会渐渐瓦解,帝制社会逐渐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的状态,奠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思想文化基石,弘扬了中国在思想创新基础上的自由精神。墨子的文化思想是先秦百家中“显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学说包括经济、政治、伦理、哲学、科学、教育、军事、修身多方面的思想。他的哲学观点有节葬节用、尚贤尚同、平等爱人、尊天非命、别开生面,述而上作、以教行义,全面发展、扶弱抑强,备御救守等。墨子无论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全面性、理论上所达到的水平,还是在同生产实际与战争实际联系的紧密性上,均走在当时世界的前沿。

  相关阅读:《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版面费多少钱?


热门问题解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