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矿产勘查技术
所属栏目:矿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2-04-10 11:15:41 更新时间:2012-04-10 11:51:40
钱红琼 李梅英
摘要:地质勘查新体系初步形成,为地质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地质勘查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形成,中央与地方分工协作的地质工作新体系初步建立。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机制逐步形成,矿业权市场目趋活跃,勘查投资趋于多元化,社会投资有较大增长。全面的地质调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为矿产开发、农业、交通、水利、电力和城镇化建设等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关键词:矿山开发;地质环境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new system in initial shap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work laid a foundation geology explo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making headway, public welfare and commercial geological work apar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 new situation preliminary form, the central and local division of labor cooperation geological work initially established a new system. Commercial mineral exploration market mechanism formed gradually and mining right market mesh is active, exploration investment tends to diversification, the social investment more growth. The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survey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vides important basic data, for mine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water conservancy, electric power and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vides a strong foundation to support.
Keywords: mine developmen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提升地球认知和探测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立并完善了地质科学学科体系,自主创新和发展了一批重大 地质科学理论和地质勘查技术方法,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培养了大量优秀地质人才;建立完善了国家、省级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 地质矿产勘查困难分析
1.1勘查重点向隐伏矿、深部矿转型
建国初期,我国矿产地质勘探的重点是露头矿、高品位、浅部矿体,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那些矿山目前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10618座各类型金属矿山中大多始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经几十年开采,2/3矿山呈现老化,近80%的矿山比原设计的服务年限延长了10年以上。保有储量严重不足,造成许多矿山资源枯竭,企业生产陷入困境。按目前的资源保有储量,到2010年我国46%的主要有色金属矿山将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到2020年仅有不足20%的矿山能维持生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市场对资源的需求旺盛,我国还有大量的矿产品需要进口,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扩大地质矿产勘查的力度,开始向隐伏矿、深部矿、低品位矿转型,深部矿体的勘查势必要求更高的技术与更多的实践经验。
1.2 新的勘查技术的应用
目前地质勘查的技术主要有: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深部钻探、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处理。随着各种勘查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式的勘查设备也更新得很快,地质勘查人员对于新设备的熟悉情况对地质勘查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勘查单位还一直在使用比较传统的勘查技术,对于遥感、物探、化探等新方法的掌握不够深入,难以应用到勘查工作中去,这对地质勘查工作的迅速开展是不利的。
1.3 现行的地质勘查体制
我国现有的勘探单位大部分是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立的,当时地质勘查的出资人和受益人均是国家。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政府开始退位到公益性的地质勘查,大部分投资的主体和受益主体在市场,而原有单个地勘单位无论资产、人员、装备、机制,特别是独立投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与合格市场主体的要求相距甚远。
综上所述,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有:勘查重点开始向隐伏矿、深部矿转变,对于勘查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而我国的地质勘查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勘查新技术的应用不广泛严重影响了勘查的顺利发展。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资金雄厚、管理完善的大型地质勘查公司较少,对于地质勘查的商业性运作是十分不利的。
2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2.1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以铀、铜、铁、铝、铅、锌等矿种为重点,兼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矿种,在重要原材料和固体能源大中型矿山地区开展有资源潜力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重点开展煤炭、铀、铜、铁、铝、锰、铅、锌、钨、锡、镍、钼、锑、金、磷、优质高岭土、纤维石膏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潜力评价,优先安排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大和市场需求量大的大中型危机矿山的勘查评价工作。开展矿区深部及外围的综合研究与矿产预测,确定最佳找矿目标。加强矿区深部勘查,扩大矿山近期可采储量;开展矿山近外围找矿,扩大地质储量;在200个以上危机矿山取得接替资源找矿突破,为矿山的发展提供后备资源。
加快中、大比例尺矿产预测技术、大深度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精细地球化学定量探测技术和深部钻探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注重综合评价,提高资源综合勘查水平。
2.2 矿山生产勘探
矿山企业要按照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要求,做好矿山(块段)开发前的查明资源储量级别提高工作,科学规划和设计矿山服务年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效益。
加强矿山生产过程中的补充勘探。鼓励矿山在现有的矿区范围内加强矿产勘查,扩大资源储量;重视生产矿山探边摸底工作,开展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鼓励矿山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方法,寻找后备接替资源。
建立推进矿山企业自主投资开展接替资源勘查新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吸纳社会资金从事矿山地质勘查,逐步形成市场需求、矿业开发与矿产勘查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矿山企业联合地勘单位提前准备接替资源。
建立矿山耗竭资源储量和剩余资源储量的动态跟踪和利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体制,做好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资源损失贫化管理工作。矿山企业要建立矿产资源储量台账,采矿权人按统一要求报送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建立矿产资源储量档案,依照法定程序对资源储量进行登记、核销、统计和通报,建立大中型生产矿山储量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对开采矿山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进行水文地质补充性勘查,实时监测地下水动态和矿坑涌水量,提出矿坑水防治利用的对策措施。
2.3 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评价与勘查
加强矿山开发过程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引进与开
发,支持低品位难选冶铁、锰、铜矿和共伴生镍、铬等及新类型矿产的评价与开发技术研究,促进铁、锰、铜、铝、磷等大宗紧缺矿产资源共伴生矿与贫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制定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产业技术政策,推广实用的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利用技术和方法。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有:勘查重点开始向隐伏矿、深部矿转变,对于勘查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而我国的地质勘查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勘查新技术的应用不广泛严重影响了勘查的顺利发展。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资金雄厚、管理完善的大型地质勘查公司较少,对于地质勘查的商业性运作是十分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