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企业诚信经营的几点思考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15 09:33:43 更新时间:2013-01-15 09:33:42
摘要: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社会经济转轨期的求利冲动、失信成本过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及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造成了企业信用的缺失,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市场化进程,我们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健康的社会诚信环境,完善企业信用诚信评级体系才能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诚信经营;失信惩戒;信用监管;社会信用体系
企业诚信不是权宜之策,而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计。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看,诚信是企业珍贵的无形资产,它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企业平均无效成本(坏帐、拖欠款损失、管理费用三项之总和)是销售收入的14%。它意味着我国企业每创造10000元的销售收入就要白白浪费掉1400元!在我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才百分之几的情况下,无效成本就损失了14%,企业还拿什么去赢利!!而诚信,也只有诚信,具有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的作用。 诚信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摆脱诉讼,提高竞争力等。《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披露了当今美国1300名百万富翁获得成功的秘诀,他们均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约束力”。在他们眼中,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信用才是宝贵资产,是难以用金钱买来的。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企业不诚信的事情经常发生,假冒伪劣、合同欺诈、赖帐拖欠,虚假业绩、不实广告、盗版侵权、金融诈骗、出口骗税等不讲信用行为屡见不鲜,苹果公司供应商“毒倒”员工,家乐福、沃尔玛大玩“价签戏法”,三鹿毒奶粉事件等等,无不显示出企业信用的缺失。这些诚信缺失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已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市场化的进程。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千年优秀诚信文化熏陶的社会里为什么竟存在如此多的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呢?其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使企业诚信经营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探讨。
一、我国企业缺失诚信的原因。
分析我国企业在当前经济生活中种种诚信缺失现象,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就笔者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期产生的必然现象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所必然要经历的重大历史变革。市场经济一方面强调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效率优先、讲求盈利,这充分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企业的求利倾向,部分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置市场经济的行为规范于不顾,获取不当之利。
2、失信成本过低,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管和法律约束,是导致企业信用缺失的直接原因。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监管机制,破坏信用的一方没有受到应有的追偿和处罚,导致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并且,我国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并未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而且明显不能驾驭企业在信用问题上多变的情况。现行的法规仅对部分诚信行为的债权保护提供了保证,不能涵盖全部诚信行为,对债务人履行义务的约束不完善且不具有强制性。同时,现有的法律对在对契约关系的维护上,对债权人的保护明显不够。近年来普遍出现的法院裁判“执行难”,审判严重超期久拖不决,人为地抬高诉讼成本,以及大量存在违背法律程序的现象,严重削弱了司法权威,使失信企业更加变本加厉,无所忌惮。
3、社会信用体系发育不良,缺乏完善的信用制度是诚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我国尚未建立与发达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作为信用体系基础的信用记录、征信组织和监督制度。我国对企业信用及经营者经营行为的记录和监督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等不同部门中,尚未形成体系,既难以形成完整的信用记录,也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由于企业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转让、信用监管等一系列信用制度没有建立,各市场主体在业务往来中对信用的发展、甄别和防范异常困难。这就使得市场经济主体之间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
很多西方国家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已经相当成熟,目前国外许多保证诚信的做法也传人国内,如实行产品召回管理、进行信用评估、建立信用档案,健全信用管理机制等,这些都将对我国企业诚信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二、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的几点应对措施。
1、加强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力度,建立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
失信惩戒机制是由所有授信单位共同参与的,以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的记录为依据的,通过信用记录和信用信息的公开,来降低市场交易中信息的不对称程度,约束社会各经济主体信用行为的社会机制,是信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失信行为评分制、公示制、奖惩制、档案制、曝光制,使那些因信用问题而导致的企业死亡事件不再是特例。首先将企业的失信、守信记录记录下来,并对记录的情况加以评分,并定期予以公示;其次,对各种类型的失信行为进行惩罚,对守信行为进行奖励。对失信企业进行社会道德上的、经济上的、直至法律上的制裁;再次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制作企业的“红名单”“黑名单”,使失信企业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市场,加大失信成本,而对守信企业,通过行政手段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与优惠,从而拉大市场对失信和守信的态度反差。对失信企业利用各种宣传媒介予以曝光,使整个社会都具有对失信行为的防范和惩罚机制,让失信企业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2、加强社会舆论监督,营造健康的诚信环境。
我们要通过现代诚信制度,催生出崭新的诚信理念,形成一种重诚信的社会氛围,使社会公众良好的诚信理念成为市场交易运行的可靠保证。充分运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向包括企业在内的广大社会个体宣讲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争取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信守诺言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加强教育宣传的力度,提高全社会企业经营诚信的水准。并且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监督、揭露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在最短的时间内曝光企业的各类市场不诚信行为,利用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优势,引导“商誉”成为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不可忽视的市场元素,使全社会形成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氛围。
3、设立企业诚信评级机构,完善企业诚信评级体系。
企业是市场微观的主体,企业不是天生自然而然的守信用,关键是要有一套信用管理制度,使当事人信用行为的收益大于不讲信用的收益,讲信用的成本小于不讲信用的成本。因此我们要建立专门的企业诚信评级机构,设置合理的评级标准,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评价,正确分析企业的诚信行为,从而获得其偿债能力。根据诚信状况的信息确定信用等级,并评估其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决策单位可依据信誉等级获得相关的信息。同时,要使企业认识到企业的诚信也是企业的生产力。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企业经营,诚信致胜!诚信就是竞争力、就是市场、就是财富。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品牌与生存基础,是社会经济走上良性循环轨道的润滑剂,建立良好的企业诚信水准,构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持之以恒、以一贯之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孝礼。企业诚信经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10)
2、邢贵红。关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14)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