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发表中学教育论文范文赏析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09-07 11:24:53 更新时间:2013-09-07 11:29:53
教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课程教育研 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国家级教育期刊,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 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 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
大班幼儿将面临着上小学,这意味着从此他将接触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这些变化即使他们感到新奇、有趣和自豪。又使他们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今年我们幼儿园着重从幼儿的行为习惯入手,进行幼小衔接的研究,接到课题后,在园长的带领下,立即召开了保教小组和大班教师会议,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成立研究小组,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我在研究小组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逐步摸索出一点经验,也有一些感触,但同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下面,我就幼儿入学前准备谈一下我班的做法:
首先,我们先到小学中进行调查,先后到过育宏小学、贵州路小学,调查新生入校后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发放家长调查表,了解家长对幼儿上小学的看法和想法。从调查表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上小学十分重视。他们最头疼的是孩子的依赖性强,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过分的依赖于家长。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习惯还需要不断加强练习。小学老师反应,有些刚上学的孩子,不会记作业,上课不会认真听讲,喝水穿脱衣服还需要教师的提醒。针对这两项的调查结果,我们确立了从幼儿行为习惯入手,进行幼小衔接的研究。
一、加强自身培训,丰富理论知识,为实践奠定基础
确立课题后,我们研究小组马上投入到理论资料的学习中,上网查找有关幼小衔接的研究经验文章,以及上学前幼儿的心理、生理的变化。根据这些资料,我班老师认真的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孩子学会与人交流,与师长沟通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孩子认为自己快要上学了,有种自豪感,但同时也有浮躁感,什么事情不能安心去做。针对特殊阶段孩子的心理,我们老师应该采取表扬,赞赏的积极做法,并应在班级中设立“好习惯”评奖小舞台。作为教师,同时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展幼儿研究工作。教师们应该积极动脑筋,利用多种渠道,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进行实践的活动,做活动的主人。与家长配合默契,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调整课程方案,提高幼儿水平
为配合搞好幼小衔接科研工作,我们大班教师对课程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让幼儿在各种感兴趣的活动中,感受自己快要当小学生的自豪心情。
(一)以“我要上学”开展主题活动
在六月份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确立“我要上学了”为主题活动。我们充分让幼儿做活动的主人,让幼儿积极思考怎样才能做个小学生呢?应该从哪些渠道获取信息呢?孩子们有的说:到小学去参观,有的说:我哥哥是小学生,让他来告诉我们吧等等。根据孩子的这些建议,我们进行了多个幼儿的实践参观活动,走出幼儿园,来到学校,来到小学生中,通过亲身感受,让幼儿自己从中明白,应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二)参观小学,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小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孩子们常常从学校的围墙上观看。终于有机会可以到小学校里看一看了。我们联系了今年刚刚改造过的贵州路小学,学校的李主任热情的接待了孩子们。孩子们异常兴奋,他们看到了除教室以外,还有各种课外活动室:舞蹈室、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还有一个大大的操场。孩子们高兴地在操场上跑了起来。参观完小学后,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自己参观小学后的高兴心情。回家后,有的家长记录了孩子参观小学后的感想。第二天来园后,老师发现,有些调皮的孩子上课特别认真。通过这次参观活动,老师们也深有感触,要想使孩子学好做好,首先让孩子的亲身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孩子更容易接受教师、家长的建议。
(三)请已毕业的幼儿回园介绍校学习情况
在主题活动中,老师们鼓励孩子们自己出面,请去年大班毕业的哥哥姐姐回幼儿园介绍在校生活。孩子们设计了邀请函,请来了哥哥们。他们向孩子们介绍了在校的学习生活:早上7点半按时到校,8点整上课。每天上午上四节活动,要做早操和眼睛保健操,下午两节活动,一节活动四十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同学们抓紧时间喝水、小便。我们学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思想品德等。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每天教师要布置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同学们要按时完成作业,并交作业。
下午放学后,要赶快回家,不要在外边玩。回家后要写作业,复习功课,并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听着。通过本次小学生的讲解,孩子们好像忽然懂事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能积极的去完成了。家长们也纷纷表示,幼儿园的这些活动真好,比大人的说教管用,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也应该采用这样的方法。
三、培养幼儿入学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任务意识
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主要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必须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不仅要学习自己有兴趣的知识,而且要学习虽不感兴趣,但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这就是说,学习和游戏比较起来,不但具有更大的社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幼儿期就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任务意识。升入大班后,我定期为孩子布置作业,有时是查阅某个节日的来历和传说,有时是向家长传达一件事情,有时是用表征的方法写日记。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精神,掌握学习方法,也是对幼儿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习惯潜移默化的培养。
大班下学期,我要求孩子天天背书包,内装铅笔盒、书本、学具盒等,定期进行收拾学具盒比赛,收拾书包比赛,评比“最整齐的小书包”等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学习和集体活动,只有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克服自由散漫,才能保证教学的进行和活动的开展。因此,必须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的活动通常以游戏和自选活动为主,因此也应排除干扰、贯彻始终的自觉性、通过游戏、作业及奖励等方法帮助幼儿树立目标,并在实现过程中帮助幼儿提高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
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因此在老师的严格管理下,幼儿表现出自觉性行为。因此,我在各项活动中注意为幼儿创设宽松环境的同时,也想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是幼儿脱离老师的管理,以更积极的情绪参与活动,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如户外活动时,孩子需要喝水,我没有亲自带他们回班,而是首先肯定他们是一些自控能力很强、上下楼梯都很文明的孩子,然后提出要求,请他们自己按顺序回班喝水。活动后组织讲评,将幼儿的自我管理作为讲评内容之一,巩固幼儿这一良好的行为。
四、指导家长,转变观念,达成共识,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各项准备
学龄前的儿童到底应该做好那些准备,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呢?我们请了育宏小学的有多年低年级教学经验的刘老师向家长介绍,在幼小衔接期间,除了简单的知识准备外,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孩子,入学后能很快的适应校园生活,他们会倾听,认为在校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自觉地去完成,不需要的大人的督促。家长还应安排好幼儿的生活作息,使幼儿生活有规律,具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为孩子准备好各种必须的学习用具,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时,引导幼儿逐步学会自理;家长应常为幼儿讲讲学业有成的人和自己上学的故事,激发幼儿对上学的向往。通过家长学校,家长普遍认为,本次家长学校的内容真象及时雨,让家长了解了学校老师的要求,以便配合幼儿园,学校老师做好孩子这一特殊阶段的教育工作。
总之,家长和幼儿园教育应协调一致,共同创设“幼小衔接”的教育条件,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