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先是一条蛮牛乱撞》文学文本解读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1:02:44 更新时间:2011-02-25 11:02:44
副标题#e# 摘要:文学文本由于重于表达,重在读者找寻意义过程的滋味,因此文学文本有如谜语般需要读者耐心拆解,阅读文本的味道也由此而来。台湾作家叶维廉所作的儿童诗《先是一头蛮牛乱撞》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滋味十足的意象组合和符合诗性的韵律,形成了童心世界和成人思维激烈碰撞而又相互融合的阅读效果。本文主要从语言特性入手解读文本,揭示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意义,并以这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作为提供给中小学语文教师解读儿童诗的一种参考方法。
关键词:儿童诗;文学文本;儿童文学
有国内的儿童文学研究人员把儿童诗的概念界定为:为儿童创作的,以优美的韵律和凝练的语言抒写儿童情趣和心声,并与儿童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诗。他们还指出:儿童诗必须保证有隽永风貌的诗的情韵情致,有滋味十足的诗的意象,在韵律表现上强调诗性诗味。台湾作家叶维廉的诗歌《先是一条蛮牛乱撞》完全符合上述儿童诗的标准。其原文是:
先是一条蛮牛乱撞/然后是蛮牛撞入了教堂/不料教堂建在一条船上/而那船啊/摇摇荡荡在发浪上/我们不去想/我们不去想/因为那头发啊/是属于一个闭目凝神的小姑娘
人们认为儿童诗是浅语的艺术。《先是一条蛮牛乱撞》文本确实运用了浅显的文字行文,阅读难度不大,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然而,从内容上看,文本仿佛在述说着一件在生活中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文本描述蛮牛乱撞的情景我们可以理解,至于蛮牛撞入了教堂的情节我们觉得尚算合理,但建在船上的教堂在日常生活中颇为少见,至于船在女孩的头发上摇荡更是不可思议。这样的内容难免让我们成年读者感到十分茫然,只能凭着主观感觉把诗歌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具有丰富的联想性,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阅读教学上,可以采用让儿童按照诗意画图的方法进行解读”云云。
但是,培养儿童发散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作者写诗的时候为何偏偏安排如此趣怪的情节,让读者读得“不知所云”呢?难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最终目的,只是纯粹地以提高儿童的联想能力为目的吗?对于这样的论调,笔者不敢苟同。在我看来,如果能从语言特性入手对文本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文本所蕴含的意义远不在此。它所呈现的是一个童心世界与成人思维激烈碰撞与融合的精彩场面。
下面,笔者将在意象层面上对儿童诗《先是一条蛮牛乱撞》进行的分析解读,力求证明笔者所提观点之合理。
一、意象分解
在文学层面上关于意象的定义,有学者引用文学批评家路易斯(C.Day Lewis)的一句话进行解释:“意象是文学绘的图画。”如此看来,《先是一条蛮牛乱撞》文本中所提及的意象依次分别有:“牛”、“教堂”、“船”、“发浪”、“头发”、“小姑娘”。找出文本的意象,是分析文本的前提条件。下面,笔者将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文本。
从意象的属性看来,“牛”、“教堂”、“船”、“发浪”、“头发”、“小姑娘”都是人们在视觉上所能接受到的事物。其中“牛”属于动物意象;“教堂”、“船”、“发浪”、“头发”是静物意象;“小姑娘”是人物意象。
我们根据文本内容可以推断,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有一头牛不知何故四处乱撞。从日常生活逻辑上理解,蛮牛乱撞所能到达的地点(意象)有:“教堂”和“船”,但绝不可能撞倒小姑娘的头发上。所以我们姑且认为文本呈现的“牛”、“教堂”、“船”三个景物(意象)属于实景,而“发浪”、“头发”、“小姑娘”属于虚景。
这时我们可以发现文本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实#p#副标题#e#景与虚景的比例是3:3,在实景和虚景的之间有两行重复出现的文字:“我们不去想/我们不去想”,从而把实景和虚景分隔开来,形成一个上下对称的结构。这样的结构意味作者想要表达些什么呢?问题先暂且搁置,留待下文解答。
二、意象选用
1、分析主体意象“牛”
如果没有“牛”的乱撞就没有后面情节的发展,所以“牛”这个意象贯穿文本始终,它是全诗的主体意象,也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先来了解“牛”的本质特性。牛,是指一种反刍、偶蹄类哺乳动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9)。又因为牛能耕地、拉车或驮运东西,所以人们给牛赋予辛勤的属性。譬如文学作品里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经典文学名句。另外,“牛”也有两个引申义,一是比喻性格倔强、固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9)的人。如香港艺人陈奕迅在2006年唱过一首题为《阿牛》的流行歌,歌词里有这样的一段:“一头蛮牛/闯情场竟成为一头蛮牛/惨淡是在我知不能回头/欺骗我能约定未来回头/我是牛/我是牛”,这里便是用“蛮牛”比喻一个性情固执呆板的男人。二是形容人“骄傲狂妄的样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9),国内的日常用语当中有“你这个人真牛”的说法。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里的“牛魔王”角色则把人和牛之间总总野蛮、固执、呆板、倔强、执拗、易发脾气的相似性完美组合并发挥极致。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发现文学作品中“牛”的意象多是用来比喻人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写“牛”很大程度上即是写人。那么,《先是一条蛮牛乱撞》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写“牛”会不会就是写儿童本身或与儿童有关的人呢?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注意作者所写的牛是一头“蛮牛”,而不是普通的耕牛抑或是疯牛、笨牛。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蛮”表示动作或行为的粗野,不通情理,鲁莽,强悍。这注定了文本里的“牛”具有粗野的特性和“乱撞”的必然性。也意味着“乱撞”这个动作具有盲目性、危险性和对物质生产的破坏性。
2、“教堂”,“船”,“发浪”,“头发”,“小姑娘”意象分析
第二诗行的意象是“教堂”。《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教堂”是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日常生活中提及到的教堂,我们的思维往往会把祈祷、婚礼等仪式与之联系一起,认为它具有清静,井然,神圣,装修辉煌,不可侵犯的属性。
第三诗行的意象“船”指的是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行走在水上的船随海浪的起伏而上下颠簸。唐代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表明船在水上航行,具有随时被海浪颠覆的危险性。为保障航行的安全,行船期间必须保证船只没有载物过重和尽量保持船身的平衡,避免大幅度摇晃。
“发浪”,是第四诗行的意象。我们可把它拆分为“头发”和“波浪”两个意义。波浪,具有起伏不定特征,它的声势可大可小,驾驶船只在波浪上面行走必须格外小心。在文学作品当中,常见的关于波浪的表述有:波光闪烁,波光粼粼。至于头发的特质包括:柔软,亮丽,整齐,它需要经常打理,特别是女子的头发。它和波浪的相似点在于卷曲起伏,在阳光照耀下会有亮光。因此有“发浪”这一种形象的说法。
末句的意象是“小姑娘”,具有年轻、清纯、可爱、活泼、乖巧、心思细密的美好一面。但由于女子体能较之于男子稍有不及,因而需要怜惜、关爱、保护。
经过以上对从文本之中结构出来的意象进行分析,我们初步了解它们在常态中的特质。下面,我们把这些处于常态的意象放回文本#p#副标题#e#之中,从“现态”角度入手解读意象之间的联系。
三、意象关系
相同意象的不同组合和排列,会产生各色各样不同的文本内容。以常人的思维,利用“牛”、“教堂”、“船”、“发浪”、“头发”、“小姑娘”六个意象进行创作,难免会受到日常生活逻辑的局限。而所作的文本内容无非是:一个“头发”卷曲而形成“发浪”的“小姑娘”坐在“船”上,她遥望着岸上的“教堂”和在田地里吃草的“牛”等等,诸如此类的情节。读之确实有点味道,只是无需咀嚼便可得之。作家叶维廉能对意象进行如此安排,显示出他创作技巧的独到。
第一诗行“先是一条蛮牛乱撞”,简短的几个字,开门见山交待蛮牛乱撞的事件突然发生,毫无先兆,以致让人们始料不及,一时无法控制场面。我们仿佛真的看见有一头野蛮固执的“牛”不知何故,目标不明,不顾一切,执迷不悟地舍命狂奔,四处乱撞。所到之处,人们纷纷躲避不及,对象四散。本来井然有序的环境在顷刻之间变得混乱不堪,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来到文本第二行:“然后是蛮牛撞入了教堂”。当蛮牛尚未撞入教堂之前,它可能是在空旷的室外奔跑。但蛮牛撞入教堂以后,它奔跑的范围缩小了,速度却保持不变(蛮牛的固执属性使然),杀伤力便由此加强。教堂内可能摆满了桌椅等沉重累赘的对象,人们想要躲避乱撞的蛮牛,其状态较之在室外更显狼狈。蛮牛除了会撞坏桌椅以外,还会撞坏教堂内的神像,甚至冲撞教会深严的清规戒律。教堂是清静、严肃、神圣不可侵犯的场所,作者却把这样一个清静之地和蛮牛乱撞的情景联系在一起,以动静对比的手法制造矛盾冲突,使环境气氛得以升华。
作者还不死心,他愿意花更多的笔墨,让蛮牛再次颠覆本来已经混乱不堪的场景。于是在第三行写道:“不料教堂建在一条船上”。“不料”即意想不到,表明以下所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人始料不及。经上文分析,船只在水上航行容易颠覆,必须避免载重过渡和大范围的摇晃。作者打破常规,竟让教堂修建在一条船上,这无疑加重了船只的负荷,随时有沉没的危险。在千钧一发的形势下,我们别忘了那建在船上的教堂里,还有一头蛮牛乱撞,它的动作也可能导致船只大范围摇晃。文本的矛盾冲突在此进一步加剧。
文本的第四、第五诗行写道:“而那船啊/遥遥荡荡在发浪上”,这是对险象万分的情景在作一番描述,并给读者带来疑问:为什么船会在发浪上摇荡,而不是在波浪上呢?
正当读者满腹疑问的时候,诗人却以重复的手法在第五、第六诗行写道:“我们不去想/我们不去想”。重复表示强调,强调“不去想”。不去想什么呢?这大概有两层含义:表面上是呼吁读者不要再想蛮牛乱撞的混乱场景(因为那混乱不堪的场面已被作者营造得难以控制了),实际上是希望读者别去追究船为什么会再发浪上摇荡这个的问题。这个问题作者会在第七、第八诗行作解答:“因为那头发啊/是属于一个闭目凝神的小姑娘”。
“凝神”即集中精神。小姑娘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意味着她不希望受到外界的打扰。要想保证小姑娘不受打扰,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制止蛮牛乱撞,而要制止蛮牛乱撞,需要“我们不去想”。
如此说来,发生在小姑娘头发上的蛮牛乱撞事件,全是源于作者的想象。读者当初认为的实景全是作者预设的虚景,那“闭目凝神的小姑娘”才是真正的实景。不经意之间,作者笔锋一转,让读者产生了虚实交错的阅读效果。
四、从儿童的接受角度审视文本
以上分析,完全是基于成人的角度进行,我们对蛮牛乱撞的事件感到恐惧,甚至希望制止事件的发生#p#副标题#e#。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是一首儿童诗,我们不能不为儿童着想,从他们的角度审视文本。
儿童大多活泼好动,喜欢以打破常规的行为寻求生活的乐趣。文本中蛮牛乱撞的事件,符合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蛮牛破坏了正常生活的秩序,让儿童读者从心理上产生无穷乐趣。因此,文本意象“蛮牛”象征着活泼萌动的童心世界,而“教堂”、“船”和“闭目凝神的小姑娘”此类代表正常生活秩序的意象,则是成人思维的象征。随着蛮牛的破坏性的逐渐加强,儿童的恶作剧心态随之得到发挥,而成人的恐惧感也就越发加强。“蛮牛”与“教堂”愈演愈烈的碰撞,象征了童心世界与成人思维的激烈碰撞。
最后,文本以重复的手法提出“我们不去想”的呼吁,实际上是以静制动,为成人提供不要打扰“闭目凝神的小姑娘”的借口来呼吁儿童不要顽皮,从而达到童心世界与成人思维的相互调和,相互融合。
五、结语
以儿童诗为代表的言语抽象的韵语体儿童文学,读之溃涩难懂。以超现实的表述为基础,培养儿童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固然是好。但是,当以文本为依据,从韵语体文本特征(如意象选用、结构组合等)入手对文本进行解构阅读时,我们往往能发掘出文中更深层的内涵。在语文课堂上,摒弃一贯的“社会历史”解读模式,以文本解构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韵语体文学作品,更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赏识文学作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云开.文学文本拆解过程[J].香港:香港教育学院教育硕士课程之文学鉴赏与创作心理课堂资料, 2007.
[2] 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叶维廉.先是一条蛮牛乱撞.树妈妈.台北:三民书局,1997.
[4] 林良.浅语的艺术[J].见林文宝儿童文学论述选集.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9.
[5] 张汉良.论诗的意象[J].现代诗论衡.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1.
[6] 唐秀玲:儿童学习儿童诗[J].儿童诗读些经验的建构.香港:香港教育学院,2007.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 龚鹏程.文学散步.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
[9] 白云开.以能力为本的文学教学模式[J],现代诗教与学论文集.香港:香港教育学院,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