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浅谈施工结算工作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08 16:58:36 更新时间:2013-11-08 16:05:36
摘要:随着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不断增强,结算工作在整个项目运营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效益的直接来源。在结算管理工作中,要健全组织体系、完善相关制度、明确绩效考核目标和兑现指标,通过风险管控和过程管理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以合同闭口的情况下加快推进工程结算工作,争取公司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施工,施工结算
一、结算工作的普遍认识
在施工单位的造价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投标和结算,投标是增加收入的开源工作,得不到项目企业就无法生存,所以,施工企业对于投标工作都十分的重视,投标是短期集中的造价决策工作,通过是否中标可以很快的衡量工作的成果,投标造价人员容易得到企业的重视和奖励。结算表面上看也是一个竣工验收后的短期工作,是对中标造价和施工过程中涉及造价的汇总,是一个简单的统计工作,其实结算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工作,从项目进场开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所有造价管理活动都是为最终的结算服务的,从事结算的造价人员属于从事长期、幕后工作的默默无闻型人才,不容易在企业中得到关注和掌声。
结算决定了项目最终能收到的工程款,决定着项目的利润额,因此,在竣工验收后进行结算时施工企业和业主方都比较重视,双方会派出最优秀的人员据理力争,容易产生很多的争议,使结算工作周期很长,甚至长达几年。因此,大家对结算工作普遍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结算就是一个竣工后开始的要拖很长时间的甲乙双方争论不休的吵架工作。
二、结算工作是“吵架”工作的原因
结算工作是一个对合同价及施工过程中涉及造价事件的“算旧账”过程,结算事件往往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事实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容易产生“吵架”。深入的分析“吵架”背后的真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同条款不清晰导致的理解不一致。由于现在的建筑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业主方主导的市场,很多建筑工程合同不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而且很多合同内容十分简单或者概括,发生争议事件后很难在合同中找到可操作的解决办法。
2.变更签证索赔等施工过程事件造价管理混乱。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变更等事件发生后,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很多涉及造价的工作都被推后到结算时再考虑,由于人员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很多事件到结算时已经很难让双方达成一致。
3.工程量的争议。由于对施工工艺和计算规则的理解问题以及不同造价人员的计算习惯,工程量的争议必然会存在,“对量”成了大家在结算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4.结算依据收集整理问题。在结算时合同文件、中标报价文件、基准日之后的政策法规变化、施工中的签证单、变更单、索赔单、材料认价单等等都是结算的直接且重要的依据,施工单位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提供完整合法的依据。不完整主要体现在单据原件的丢失、缺少相关当事人的签认、单据中的事实描述不清等。
三、做好结算工作的基本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结算是一个由很多细致繁琐的小事汇集而成的工作,要想把结算工作做好不流失项目的利润,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施工技术、造价知识外,还需要公司管理层、项目经理和项目造价管理人员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全面结算管理工作:
1.树立结算从投标阶段开始的意识。竣工结算工作是项目的最终结算,但是它不是竣工后才开始考虑的工作。因为结算的依据、事件、争议都是投标时和施工中产生的,在前期有结算的意识,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会比结算时“算总账”容易很多。所以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必须树立结算从投标阶段开始的意识,遇到任何问题从最终结算的角度考虑如何解决。结算从投标开始的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认真分析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理解其中涉及造价的所有内容,区分造价调整、支付等条款,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形成项目造价管理检查表。检查表中明确合同有可操作处理办法的造价争议事件和无处理办法的事件清单,同时形成自己的处理意见方案,以备在合同谈判或者工程中发生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方案,避免到结算时产生分歧无法解决。
(2)施工过程中发生涉及造价的事件,对照造价事件检查表的方法去操作,及时解决涉及造价的事件,不论是双方承认事实的事件(比如暂估价材料的认价、主要材料的采购价清单等)还是需要确认造价金额的事件(比如零星工作的签证费用),都要及时处理并形成完整的依据。尤其要重视依据的完整性。
(3)按一定的时间段进行造价数据的汇总分析,测算项目的可结算造价,为公司和项目经理决策提供数据资料,同时也不断提醒管理层强化结算的意识。
2.建立规范的施工过程造价管理方法。施工项目的造价管理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都需要能达到快速、清晰分析数据,快速形成结算数据的目的。
3.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在众多的工程实践中发现,结算时的很多争议往往是由于在施工中的单据不完整或是该及时处理的没有及时处理导致结算时事实不清而引起的。这些争议的解决除了需要规范的造价管理方法的规范之外,造价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也非常重要。
四、施工结算过程中风险及措施防范
1.结算风险的类型
(1)结算文件资料不全依据不充分的风险
竣工结算资料是施工单位编制竣工结算和业主单位审核结算的重要依据。结算审核过程中,承发包双方(或业主的委托方等多方)会依据施工方提交的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因此结算文件资料的合法完整性、真实合理性和准确有力性将直接影响结算的进程和结果。
(2)竣工结算文件提交时间的风险
一般而言,工程合同结算条款会约定结算编制完成和提交业主(发包方)审核的时间要求,施工方必须满足其要求,否则,极有可能影响正常的权利,甚至影响到谈判的氛围和结算的主动权。也有些情况是合同中结算期限约定不明,从项目合同签约时开始潜藏着结算延期的风险。
(3)竣工结算周期漫长的风险
结算拖期有发包方有意(恶意)拖着不办或授意委托方(监理造价咨询机构)故意拖延的原因,同时更有施工方结算资料积累不充分等自身原因或留待最终结算审核敲定的事项太多导致的。既有影响工程尾款回收的风险,也有工程后期业主相关管理人员的人事变动离岗导致的结算风险,甚至重新审核或过去已确认项目被重新否定等更大的结算风险。
2.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施工合同的签约管理,根据工程规模合理确定施工方报送竣工结算文件的时间和发包方审核结算的期限,明确约定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视同认可竣工结算文件,或者隐含约定工程竣工结算受建设部107号令《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约束和调整;
(2)项目竣工结算文件的编制和报送必须及时,并签收手续齐全有效。工程交付竣工验收合格后,必须在合同约定期限内递交竣工结算文件,并要求发包方依法签收。接收记录要妥善保存,若发生结算争议时作为支持合同结算条款的重要依据之一;
(3)竣工结算文件递交后的跟踪督促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很容易造成结算延后,影响结算结果,导致工程尾款不能及时回收。
五、结束语
施工企业必须**完竣工结算,才能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向发包人申请支付最终结算价款,收回工程全部建设资金。施工企业需要深刻认知结算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加强对经验的总结,全面提高各项管理水平,根本上解决企业工程结算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企业竣工结算工作良性发展,确保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维钰.浅谈工程竣工结算工作[J]山西建筑,2008,34.
[2]叶桂浓.论建筑工程预结算问题点及其控制[J].科教创新,2010-8,2010(8):83-83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