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论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用推理能力的培养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6 10:00:13 更新时间:2013-11-26 10:17:11
英语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外语电化教学》创刊于1979年,1981年正式发行,隶属于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份关于外语教育技术和外语教学法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几年来连续被评为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
摘要:在讲授阅读理解课的过程中,针对学生们普遍存在对某些词组或段的不理解,不能通过意义推导建立起合理的语篇联系的典型问题,本文从语用学的语用推理角度出发,阐明了语用推理能力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对现时的外语教学及培养学生语用推理能力的思考。
关键词:阅读理解,语用推理能力,意义推导
1.概述
英语阅读课是获得知识和发展思维的重要一环,而阅读理解过程也是读者把自己对世界已有的知识与阅读材料提供的新信息重新融合统一起来的过程。国内外语用推理的研究者如美国哲学家格莱斯(Grice,1981)提出了合作理论(CooperativePrinciple)和会话含义(Implicature)。Wilson和Sperber也提出语用推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提出了“语境效果”这一重要概念。这些语用推理理论的研究大大丰富了语用学理论,对外语教学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2.学生阅读语用推理能力差的原因
2.1语篇知识结构的欠缺
在阅读理解中,读者需要运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在阅读中不断修正、扩充或证实原先的猜测,然后才能找出文章中的隐含信息。例如:“FewAmericansattributethissolelytosuchobviouscausesasadevalueddollarortheturningofthebusinesscycle.”要理解这句话有点困难,但如果学生经常阅读外文报刊杂志财经类文章的话,就能很快地抓住其核心意思:“只有极少数的美国人能将(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仅仅归因为如此明显的原因,即美元的贬值和经济周期的正常转换。”其实这些句子的结构及其含义只是西方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经常采用的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其目的就是使读者在不觉得被冒犯的情况下接受说话人的观点。
2.2读者与作者的认知心理差距大
构建语用推理机制时,认知心理状态十分重要,即说话人与听话人没有认知心理的趋同,话语就无法得到理解,交际就不可能得到实现。就阅读理解而言,读者接受到阅读材料时,即启动认知心理系统,对所接受到的有限词语信息作出相关理解,认知心理状态与作者趋同,就有可能做出进一步的推理,从而做出正确的语用理解。
例如,先看下面的短文:
“...Itwasanothingthatheknewtoowell.Itwasallanothingandamanwasnothingtoo.Itwasonlythatandlightwasallitneededandacertaincleannessandorder.Somelivedinitandneverfeltitbutheknewitallwasnadaypuesypuesnada.Ournadawhoartinnada,nadabethynamethykingdomnadathywillbenadainnadaasitisinnada.Giveusthisnadaourdailynadaandnadausournadaaswenadaournadaandnadausnotintonadabutdeliverusfromnada;puesnada.Hailnothingfullofnothing,nothingiswiththee....”
这段文字摘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片小说“ACleanWell-lightedPalace”,如果读者一开始对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如icebergprinciple,freedirectspeech等不了解,对他所代表的“lostgeneration”不了解的话,理解这段文字是不容易的。影响人的认知心理状态的因素很多,诸如背景知识水平、生活经历、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积淀等。这些心理因素需要读者长期积累和训练,教学中也要反复强调认知心理的培养。
2.3缺乏对语境的动态理解
Wilson和Sperber认为,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听话人的一系列假设构成的认知语境,因为听话人需要用语境假设来处理说话者的话语所建立的新假设,并从新旧假设的动态关系中得出新假设的语境效果,从而推导出话语的含义。就阅读理解而言,读者百科记忆的结构及所从事的心智活动制约着读者对语境假设的选择。例如:
“Businesshadbeenslowsincetheoilcrisis.Nobodyseemedtowantanythingreallyelegantanymore.Suddenlythedooropenedandawell-dressedmanenteredtheshowroomfloor.Johnputonhisfriendliestandmostsincereexpressionandwalkedtowardtheman.”
刚开始学生会猜想这个故事可能讲的是石油危机对生意的影响。多数人会认为是销售汽车或石油的故事或是讲“经济的大气候”。但是第二个句子是新出现的信息“精致讲究的东西”与现有假设卖汽油相互排斥,使学生对卖汽油的推测产生疑虑。“精致考究”跟汽油或汽油站都不沾边。而“精致讲究这一新信息却加强现有假设:或是“卖精致讲究的汽车”或“卖精致讲究的物品”。第三个句子以陈列室这一新信息进一步加强现有假设“卖精致讲究的汽车”。因此可以看出,话语理解时所进行的推理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进行的。所以在阅读理解中,新旧假设的动态交替,加上读者已有的知识构成了对语境的正确把握。
3.对阅读理解教学的启示
加强对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结构的了解。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不同宏观语篇知识结构。语篇结构知识越丰富,在阅读和处理不同的语篇结构时也就越容易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转变阅读观念,提高阅读理解技巧。阅读不能局限在字面层面理解,还需要学会推断性理解、评价性理解和欣赏性理解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心理活动。学生不仅要广泛地阅读,而且要对所读的文章反复咀嚼,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语境的作用,向学生讲解语篇的语调、言外之意等,以对语篇达到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灵活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VanDijk,T.A.TextandContext:ExplorationintheSemanticsandPragmaticsofDiscourse[M].London:Longman,1977.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asilBlackwell,1986.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摘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