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
所属栏目:金融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05 16:09:03 更新时间:2013-12-05 16:49:0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个人财富及金融资产的不断增长,金融消费、金融投资活动日益频繁,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另一方面,为适应现代金融发展趋势、应对金融同业激烈竞争局面、寻求新的业务发展机会,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放到个人理财业务拓展,并将其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摘要: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由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个人理财产品主导、理财产品逐渐丰富、产品创新广泛结合宏观经济发展的整体势态,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特点也日趋凸显。通过对比中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设计及管理模式的异同,对我国个人理财产品方式获以启发。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产品创新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现状
1.1投资期限的创新
此前市场上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期限集中于3个月、6个月和1年这三种,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速度加快,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产品显现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对于人民币理财产品,更加强调其流动性特点,出现了超短期一周甚至一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其收益远高于同期活期储蓄利率。对于外汇理财产品,特别是QDII产品,越来越看重长期投资收益,期限多在2年以上。
以工商银行的“灵通快线”个人超短期—7天增利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代码为LT7D01)为例,它是由五支“灵通快线”7天滚动型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代码为LTGD0803、LTGD0804、LTGD0805、LTGD0806、LTGD0807)整合而成,这种整合突出了短期理财产品的优势。这种新型超短期产品有收益性更佳、投资更便捷、流动性更强的特点。
1.2投资理财币种的创新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繁荣促使全球社会一体化的势态初现,跨国和跨区域理财服务需求越来越大。无论哪个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其创新必然突破传统的单一币种运作模式,开启混币经营的时代。随外币中愈加丰富,各商业银行外币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日益扩大。
图一2004至2012年各币种理财产品
发行量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凤凰网,财经,理财产品
随着经济复苏,各国采取宽松宏观经济政策使市场流动性“泛滥”,导致了通货膨胀快速上升及利率水平的下降。因此居民对于理财的需求愈加迫切,从2010年开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有较大幅度的反弹。
以交通银行发行收益率高达23.00%的“得利宝QDII-澳视群雄”全币种3年期股票挂钩产品为例,投资者可用人民币、美元、欧元、港币、日元、澳大利亚元等币种投资,交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将币种投资资金兑换为澳大利亚元后,投资于一篮子香港大盘蓝筹股,每半年投资者有一次提前终止权利。这款产品最大特点是“多种币种参与”,满足了不同外币持有者的理财需求,但同时投资者必须面对本金货币对澳元的汇兑风险。
1.3收益设计的创新
不同于早期单向看涨、看跌某标的的指标或区间累计收益法相比,银行在计算收益时引进更多创新点。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汇理财”F1、F2计划,将收益与挂钩股票的共同走势相挂钩,而非只关注涨或看跌挂钩标的。这样投资者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收益,规避一定的风险。
1.4投资标的创新
银行的理财产品在不断地创新,并向着风险高低相间、结构复杂和简单并重的趋势发展。挂钩标的的多样化成为创新设计的重点,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视线。早期产品主要以利率标的(LIBOR、HIBOR)、汇率标的、股票以及股指标的为投资产品。现在的商业银行的创新点体现投资标的的多样化,包括“与基金挂钩产品、实业投资、境外股指挂钩及金融衍生产品。
2.中外个人理财产品设计及管理比较
2.1个人理财产品设计创新
纵观商业银行在发达国家的创新历史,无论其的创新动机是避免监管、利益驱动、技术推广还是客户需求,基本上是商业银行自发且并具有鲜明的原创性特征。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源于美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以美国联合银行推出“健康存款账户”为例,将存款与医疗计划结合帮助客户储存资金,给客户对健康医疗支出更多的支配权以此减少税务支出。产品的主要特点是一个与存款账户相连接的免税健康保险计划。再如,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发行的累加器(Accumulator)采用了一种最低价值保护的机制,持续提升最低价格的基金原理,使该基金免受市场下行风险的影响。这种投资产品在设计时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灵活性,确保在全球股票市场上价值上升的可能性。在上升的市场,基金的最低价格被锁定,如果市场下降,基金的最低价值不下降。
国内个人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支持尚未充足,其主要以固定收益型、信托类、货币类居多。依靠外因推动改革的系统,未能根据客户的利益需求和内部驱动的风险转移。此外,个别银行推出了投资组合的专业咨询服务和建议有待向深层次发展,应使客户更充分意识到个人理财的目的。
2.2个人理财产品品种创新
20世纪30~60年代美国已经开始了推出个人理财产品。当我国商业银行刚进入萌芽期之时,外资银行跨入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成熟期阶段。其投资领域的广泛程度、投资工具的多样化以及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影响力均远超于我国。随着理财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
从1996年美国花旗银行在台湾首推多支理财产品,如:加元金字塔、马克每日计息等,其个人理财产品远远丰富于国内理财产品,美国诸多理财产品推广创新思路都成为我国效仿的典范。花旗在中国首推的个人外汇投资产品是“优利账户”,即外汇定期存款与外汇货币期权组合,客户做一笔外汇定期存款的同时卖出外汇货币期权,客户收益为定期存款利息和期权费的总和。这种组合方式当时多达20多种,期限有一至六个月不等,投资者可按自身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组合和期限安排,从而获利。2.3个人理财产品市场营销创新
从营销策略来看,国外银行注重营销自己的形象品牌。比如花旗银行的理念“花旗银行是24小时不睡觉银行”就是良好的形象品牌,通过品牌的宣传客户可以了解到花旗是随时、随地可以**业务的诚信银行。而我国银行没有设计鲜明的形象品牌,欠缺对于产品文化宣传。从营销手段来看,国外银行注重科技网络的使用、为客户代理理财、客户跨境培训等,这种银行和企业双赢的方式增强了产品推广的实效。而我国保守准遵循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利息、减少手续费等方式推广产品,效果甚微。
2.4个人理财产品品牌管理创新
品牌创新始终是中、外资银行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也是银行在金融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工具。但两种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有差异:首先,国外银行的品牌创新是切实“以顾客利益为中心”的个性化设计丰富的品种,即银行没有固定形式产品,而是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推出。与此相比,我国银行品牌创新则是“以银行利益为中心”,产品品牌较单一、配套品牌少、较多雷同的共性。再者,国外银行注重个人金融管理服务的品牌建设和管理工作,成立了一个人理财服务的品牌及其宣传口号。然而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的个人金融品牌建设理念需要完善,维护和管理的金融品牌的水平有待提高。
3.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比中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设计及管理模式的异同,阐述了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创新中的相关问题。期许挖掘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创新问题的成因,并对突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提出积极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榕辉,郑泽星.人民币理财产品定价分析与产品创新[J].金融与经济,2007.3。
[2]汪德晟.大连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
[3]吴世亮.制约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十大因素[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5。
[4]王晓琳,孙明军.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5]徐炜.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问题[J].时代经贸,2008。
[6]金洳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研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9。
[7]李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基本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6。
[8]黄剑平,胡敏.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商贸工业,2010。
[9]刘毓.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变迁、发展瓶颈与突破之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5。
[10]孟艳菊.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银行分析,2010。
[11]耿霞.结构性理财产品更趋短期化[J].大众理财,2011。
[12]刘坤.商业银行固定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
[13]辛树森.个人金融业务分析[J].金融出版社,2005.2。
[14]WilliamBernhard.BankingonReform,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2002。
[15]Stanley.A.Brown.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AstrategicImperativeintheWorldofe-Business,Johnwiley&SonsCanada,LTD:2010。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