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入选论文参考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10:25:10 更新时间:2013-12-19 10:12:00
本文是一篇工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论述了“十二五”期间安徽汽车产业创新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选自期刊《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同类期刊推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9年,国防科工委主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是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
摘要:安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安徽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的关键问题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是基于一定的创新环境的。“十二五”是安徽省向汽车工业强省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对安徽汽车产业的创新环境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安徽汽车产业的发展尽力献策。
关键词:“十二五”,安徽汽车产业,创新环境,对策与建议
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实力和工业化水平。“十二五”是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向“强”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关键是科技实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高性能产品必须依靠高水平研发技术的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安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然选择。创新就是创新主体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使创新的潜质得以转化和发挥,推动创新活动的进行。然而,当前安徽汽车产业创新环境仍存在很多问题,创新潜能并没有得到全面开发。因此,分析研究安徽汽车产业创新环境,并提出相关改进的对策建议,对安徽省掌握当前汽车产业创新环境总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宏观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一、安徽汽车产业创新环境现状
“创新环境”最早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为代表的区域经济研究学派提出,强调产业区内的创新主体和集体效率以及创新行为所产生的协同作用。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强化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并提供动力,为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和事后保障,推动推动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内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撑,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创新环境的缺失则可能削弱创新资源的效率,阻碍进步和发展。区域创新环境不同程度影响着创新活动;创新行为也反作用于区域创新环境。因此,必须立足于现实情况和需求来建立区域创新环境,和谐的创新环境是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保障。
汽车产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汽车产业自主创新需具备的三大要素之一便是可持续创新能力,而可持续创新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即创新环境、创新体系、R&D投入和创新型人才。创新活动是将创新想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实现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政策支持以及人文环境等等。构建创新环境并把它当做营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形式和战略举措,对于产业开展持续技术创新,不断构造新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要提高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谐的创新环境是根本保障。只有通过不断深化的体制和机制改革,解决技术创新的各种障碍和问题,增强自主创新动力和决心,完善政策调控和舆论引导,营造协同的和谐创新环境,才能使安徽汽车产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
(一)政策环境
近年来,安徽省围绕合芜蚌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战略平台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安徽汽车产业坚持“创新推动”战略,紧抓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合肥市自主创新城市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以项目为支撑带动科技创新,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安徽提出了“861”等重要计划,在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以及贷款、资金投入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十一五”期间,以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安徽省在一系列“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包括财政性资金投入、税收、金融等各方面的扶持政策,以加大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二)科研环境
知识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科研环境中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决定着科技创新能力。安徽是中部地区研发机构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聚集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奇瑞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以及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层次的科研单位和大学。2010年安徽省24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重点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组建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上下游企业得以发挥各自优势并相互协助,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统筹协调团队力量突破核心及关键技术,为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企业和科研院所及高校开展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为安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技术,通过不断的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三)金融市场环境
虽然安徽省金融业总体上看发展的相对滞后,但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地方金融企业积极配合,为安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在银企合作中也构建了平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服务。2009年徽商银行与奇瑞合资成立的“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中资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也是我国第一家民族品牌汽车金融公司,这是我国汽车金融体制的一个重要突破。
二、安徽汽车产业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研发投入不足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必须要有高资本投入做支撑,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受研发投入的制约,如果研发经费的支持力度不足就会导致一系列创新活动或项目无法按期进行甚至会因此而中止。安徽汽车产业虽然也非常重视R&D投入,但是不管从研发经费投入的比率还是总量来看,都与汽车产业强省有着很大的差距。一旦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就会出现只引进技术而后期吸收工作无法进展的情况,并且由于资金的制约难以承担大的项目或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导致研发工作无法高效开展,这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
(二)核心技术不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要技术独立。而我国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却呈现出强烈的技术依赖,只重视引进核心技术而没有做好吸收和技术突破,导致核心技术不强。“市场换技术”的失败表明,如果只注重引进技术而不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那么将会使我国汽车产业与先进国的差距越拉越大。安徽汽车产业是以自主品牌走自主创新之路,虽涌现出一批自主研发创新品牌,但是核心技术并不强,依然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集中度低,零部件产业发展落后
汽车行业是一个规模效益递增的行业,但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驱使大量企业涌入汽车行业,不断地出现严重的重复建设,在有限的市场展开激烈的价格战,规模而不经济,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安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主要是依靠地方财政和企业积累发展起来的。除了奇瑞和江淮这几年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外,其他大部分的整车企业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形成较大的经济规模。自主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聚合效应,便丧失了集团化生产的机会,导致安徽汽车产业的规模上不去。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仍是“小、散、乱”的格局,虽然形成了合肥、芜湖、蚌埠、安庆、宁国5大零部件工业群,但仍远远无法供给几大整车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低,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多是依靠进口,缺乏核心技术,很难形成竞争优势。
三、对策与建议
创新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面。理想的创新环境,必然是基于完善的知识流通体系,官、产、学、研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与交流,相关政策与法规能够鼓励创新与保障创新者的利益,同时还有充足与健全的风险资金市场支持。创新环境建设应统筹考虑,本着企业为自主创新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使创新环境中各要素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并且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协调,发挥各自的优势。
通过上述安徽汽车产业创新环境的分析,安徽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有效推动下,以汽车企业为主导,以关键技术领域的具体项目为载体,依托技术研发中心,并辅助以高校和研发机构,构筑研究开发与技术信息交流的创新平台,系统整合汽车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资源,制定科学的创新环境建设规划。
(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
政府是宏观创新环境建设的主体,在构建创新环境的同时还要维护整个机制体制的运作。要以服务型政府的身份发挥其职能,有效地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运用经济、法律和组织管理等手段在宏观和政策层面引导创新活动的进行,扶持汽车企业成为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并为创新活动提供保障和切实有效的支撑。
政府要全面投入资金,政企合作,主导并支持关键重大技术研发或资助项目补贴企业研发,并建立足够的研发机构。由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并且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的科技创新活动,其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财政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为汽车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使社会资金与产业资本融合,这是缓解企业自主创新融资难的当务之急。完善以银行贷款为支撑、吸引民间资本、风险资本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融资体系。大力发展安徽省的汽车金融公司,加强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企业财务公司、中外合作汽车金融机构、信贷联盟、信托公司的合作,健全安徽汽车产业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安徽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推进产学研合作,提升持续竞争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各行各业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核心词汇。创新的法制环境建设也是创新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创新的法制环境建设,最关键的就是知识产权保护。安徽目前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仍不是很健全,导致的侵权案件时有发生,这对培养、鼓励安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十分不利。因此安徽仍须进一步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法律保障。同时,为企业提供产业信息与协助进入国际市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以孵化器为重点的中小企业创新培育支持体系,协助企业转移技术、保护创新者利益等,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
另外,要想改变目前中国汽车企业严重的技术依赖、核心技术不强的现状,必须要做大做强自己的民族品牌。安徽汽车产业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拥有自主品牌,涌现出了一批自主研发创新品牌,必须要继续发挥这种自主品牌优势,不断加强产品创新的能力,尤其是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是“创新源”,为创新提供知识和技术,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基础研究的任务。虽然安徽是中部地区研发机构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并有在汽车界拥有“肥大系”之说的合肥工业大学这样全面拥有汽车相关专业的院校,但这类院校并不多,并且安徽省汽车领域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仍然不足。为推进成果转化,近几年安徽汽车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也进行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但合作的强度和力度仍然不够,合作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在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待加强。
(三)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群
针对安徽汽车产业集中度低,零部件产业发展落后,创新资源分散,企业散乱,难以形成合力的特点,安徽汽车产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整合资源并合理配置,打造汽车产业集群,体现规模经济。江淮、奇瑞等大型企业应积极与省内零部件供应企业共同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有针对性地开发零部件产品,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另外,安徽汽车零部件行业相对薄弱,应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提高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同时提升安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在核心技术上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安徽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