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论文
所属栏目:体育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3-22 10:22:42 更新时间:2014-03-22 10:21:34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河北体育学院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体育学术刊物,双月刊,96页,国际标准开本,刊号:ISSN1008-3596CN13-1237/G8,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河北省高校社科优秀学报、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
作为河北省惟一一份综合性体育学术刊物,《河北体育学院学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宣传纪律。
学报现设有体育教学、运动竞赛与训练、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传统体育等栏目,主要刊载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国内外体育新动态等内容,同时开展学术讨论与争鸣,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传递体育信息,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服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学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坚持“三审”、“三校”,争取将最优秀的文章推荐给读者。本学报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对优秀稿件(基金项目、重点攻关项目和博士论文等)优先录用,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
【影响因子】
期刊名称: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体育学院
国际刊号ISSN:1008-3596
国内刊号CN:13-1237/G8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现用刊名: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河北省高校社科优秀学报、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体育教学、运动竞赛与训练。
【投稿须知】
1、题目:应简明、确切,能够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最多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署名:应是论文的主要撰写者或研究者,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并在页脚标注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联系方式(最好注明手机或宅电)。
3、作者单位:应按次序写清单位全称(含二级单位)、单位所在地名称、邮政编码。
4、摘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以简明的语言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着重写出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一般在200字左右。
5、关键词:应选择能反映论文内容特征,通用性强,便于文献检索的词语,以3~8个为宜。
6、参考文献:附于文末,其编排次序应与文章中参照的次序一致。书写格式如下:
6.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6.2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6.3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正文
7.1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20字为宜,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3.1.2”。
7.2图表:凡是用简短文字语言能叙述清楚的内容不得用图表表示。图和表应设计合理,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7.3量和单位:文稿中使用的量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7.4外文字母和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在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
8、致谢:应放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语言要诚恳、简练。
【最新目录】
1.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韩磊磊,李艳翎,HANLei-lei,LIYan-ling
2.体育权利在《全民健身条例》中的实现王岐富,吴真文,WANGQi-fu,WUZhen-wen
3.国际政治视野下提升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陈世阳,闫旭峰,CHENShi-yang,YANXu-feng
4.毛泽东炼志救国体育思想内涵及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邹循豪,张尚晏,ZOUXun-hao,ZHANGShang-yan
5.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对接机制研究马大慧,李文辉,王露璐,MADa-hui,LIWen-hui,WANGLu-lu
6.体育文化功能的社会学分析周德胜,邸枫,张琪,ZHOUDe-sheng,DIFeng,ZHANGQi
7.媒体视域下解读当代体育运动蒋国权,JIANGGuo-quan
8.政府引导基金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市场化模式分析问梅,孙雯,WENMei,SUNWen
9.体育明星社会责任的文化迷失与救赎陈金鳌,CHENJin-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