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科学期刊论文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4-03-30 14:17:58 更新时间:2014-03-30 14:40:57
《蚕业科学》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蚕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蚕丝学专业唯一的学术性期刊。1963年创刊时,郭沫若先生亲自为本刊题写刊名。
40年来,《蚕业科学》一直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受到蚕丝业专家与读者的厚爱。20世纪90年代即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近几年又先后作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引文数据库》(CSTA)、《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中外重要检索刊物及光盘数据库的入选期刊。目前,期刊的发行已遍及除西藏外,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并与日本、法国、美国、巴西、印度、韩国以及东南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部门建立了期刊交换关系。1992、1997年《蚕业科学》2次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1995年获江苏省优秀期刊三等奖,1996年获第二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三等奖,2002年获第三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一等奖,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一等奖。2007年获江苏省科技类期刊封面设计和编校质量奖。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
全国农业学会优秀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
美国化学文摘
刊名:蚕业科学
主办: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周期: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镇江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0257-4799
CN:32-1115/S

邮发代号:28-2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蚕业科学
创刊时间:1963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研究简讯、学术园地、学术活动。
投稿须知
一、选题立足全国,面向世界,内容以草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主,兼纳高新技术研究和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开发研究,包括草地经营与管理,改良与利用,开发与保护,建设与培养;牧草与饲料作物品种资源,遗传育种,引种栽培;草地资源;草地生态;草坪与环美;饲草料加工调制;草地与牧草经济;草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二、文稿以3~5千字为宜,语言要简练,论点要明确,数据要可靠,并用微机打印在B4纸上,字号不小于5号,行距不小于0.5cm。结构顺序为:题目/作者(一般不超过5名)及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3~5条)/中图分类号/英文题目、作者(用汉语拼音)及工作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分类号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的分类为准。文稿首页最下方要附第一作者简介和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毕业院校及时间,研究方向及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取得的成果与获奖情况,发表论文及出版专著数量;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需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其编号。同时,文稿要另页附上能说明论文或研究项目是作者完成的证明材料,并加盖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的公章。文稿属何级(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或科研项目(攻关或重点等)内容,或由何项目产生或资助,请将其复印件寄来;如果项目已通过鉴定或已获奖,仍需注明并寄送复印件。
三、摘要以概括介绍文章主要信息内容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解释,简明、确切,以第三人称写,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着重方法、结果与结论,切忌使用“本文”、“作者”作主语。中文摘要以不超过300个汉字为限;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相符,并用微机打印。
四、来稿如不符合上述要求,适合本刊选用的稿件将退作者修改,修改稿在2个月内未返回者按新稿处理;不适用的稿件一般不作退稿处理。来稿时一定要说明可否支付版面费(一般每版100~130元),并注明所有作者单位及所在地邮政编码、主要作者详细通讯地址与电话。来稿请不要投寄个人,也不要一稿多投。来稿原则上文责自负,但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作者如不同意务请说明。稿件自收到后4个月内通知作者,采用的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一经刊出即寄送1~2册样刊,并根据有关规定酌情付酬(一般每千字20~30元);未接到通知者须在来函查询后再作处理。
蚕业科学
最新目录
1.98份不同桑树品种资源的桑叶总生物碱及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刘凡,李平平,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施英,吴娱明,唐翠明,LIUFan,LIPing-Ping,LIAOSen-Tai,XIAOGeng-Sheng,ZOUYu-Xiao,SHIYing,WUYu-Ming,TANGCui-Ming
2.桑树Ca2+/H+反向转运体基因MCAX-1的克隆及序列与表达分析刘赵越,童伟,张英华,方荣俊,赵卫国,李龙,LIUZhao-Yue,TONGWei,ZHANGYing-Hua,FANGRong-Jun,ZHAOWei-Guo,LILong
3.信息动态
4.几个杨树木质部特异启动子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分析张爽,武会,杜克久,ZHANGShuang,WUHui,DUKe-Jiu
5.桑树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优化试验羿德磊,王海朋,崔为正,袁传忠,王洪利,YIDe-Lei,WANGHai-Peng,CUIWei-Zheng,YUANChuan-Zhong,WANGHong-Li
6.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桑树幼苗生长状况李佳杏,黄小辉,刘芸,熊兴政,尹小华,陈阳,秦俭,黄先智,杜英武,LIJia-Xing,HUANGXiao-Hui,LIUYun,XIONGXing-Zheng,YINXiao-Hua,CHENYang,QINJian,HUANGXian-Zhi,DUYing-Wu
7.桑树内生真菌MacrophominaphaseolinaMOD-1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试验张淑君,牟志美,姚娟,赵凯,任春久,高绘菊,ZHANGShu-Jun,MUZhi-Mei,YAOJuan,ZHAOKai,RENChun-Jiu,GAOHui-Ju
8.桑叶植酸的提取条件优化及桑叶和蚕粪中的植酸含量检测李镇刚,赵爱春,王茜龄,吴文铂,金筱耘,李军,余茂德,LIZhen-Gang,ZHAOAi-Chun,WANGXi-Ling,WUWen-Bo,JINXiao-Yun,LIJun,YUMao-De
9.家蚕正反交组合F1代的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文库构建张彩霞,鲍忠赞,徐世清,周前凯,魏广兵,王华,刘腾,金鑫,司马杨虎,ZHANGCai-Xia,BAOZhong-Zan,XUShi-Qing,ZHOUQian-Kai,WEIGuang-Bing,WANGHua,LIUTeng,JINXin,SIMAYang-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