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论文葡糖苷的热裂解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4-04-21 09:46:35 更新时间:2014-04-21 09:43:30
糖苷类化合物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烟草中某些挥发性香味成分就是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于烟叶中[1]。香兰素-α-D-葡糖苷作为香料前体物质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香气较淡,但经过高温加热或燃烧裂解能释放出具有甜奶香及烘烤香味道,可以供烟用香精使用[2]。
摘要: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模拟卷烟燃吸,将香兰素-α-D-葡糖苷样品分别在不同温度(300、600、900℃)下热裂解,将热解产物直接引入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结果表明,裂解温度对香兰素-α-D-葡糖苷产生的裂解产物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300、600、900℃下的热裂解产物中分别鉴定出3、53、68种裂解产物,主要裂解产物为香兰素,同时裂解也产生了醛类、酮类、呋喃类、有机酸和酚类等致香成分,这些产物改善和提高了卷烟品质。
关键词:香兰素-α-D-葡糖苷,卷烟,热裂解,Py-GC/MS,农业经济论文
热裂解分析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仪器不断更新,逐步实现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作为一种预测燃烧产物技术,目前已在烟草研究中得到应用[3,4]。在卷烟燃吸(抽吸)过程中,卷烟中的添加剂(如香精香料)和烟丝化学成分会发生热解,产生多种复杂物质。分析卷烟添加剂在烟气中的裂解行为及裂解产物,可模拟卷烟添加剂在卷烟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对卷烟加香及感官评吸具有指导意义[6-9]。卷烟抽吸品质是通过烟支燃烧产生的卷烟烟气来体现,目前对于香兰素-α-D-葡糖苷的热裂解产物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香兰素-α-D-葡糖苷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裂解产物,旨在分析卷烟燃烧过程中香兰素-α-D-葡糖苷对卷烟抽吸品质的影响提供参考,为卷烟加香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2结果与分析
2.1香兰素-α-D-葡糖苷裂解产物成分分析
香兰素-α-D-葡糖苷在300、600、900℃下裂解产物用面积归一法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香兰素-α-D-葡糖苷的热裂解产物主要是醛类、酮类、呋喃类、有机酸和酚类等。热裂解温度对香兰素-α-D-葡糖苷产生的裂解产物种类和相对含量构成影响较大,香兰素-α-D-葡糖苷在300℃热裂解产物只检测到3种裂解成分,主要产物为香兰素。在600℃进行裂解,香兰素-α-D-葡糖苷及其热裂解产物受热发生聚合、缩合和裂解等复杂反应,产生了大量的香味成分,产物变得复杂,共检测到53种裂解产物,占总峰面积的96.58%;在900℃裂解温度下,裂解产物的种类进一步增加,一些大分子化合物高温下裂解,同时,碳氢化合物形成了较稳定的苯系化合物。共检测到68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5.53%。
将不同裂解温度下香兰素-α-D-葡糖苷裂解产物分类,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300℃裂解产生的酯类物质百分含量最高,含量为0.41%,而其他的香味物质几乎没有;在600℃裂解产生的呋喃类物质百分含量最高,达到1.88%;其他裂解化合物均随裂解温度升高而提高。
香兰素-α-D-葡糖苷裂解的主要产物是香兰素和β-D-阿洛糖,在300℃裂解产生香兰素的比例为72.83%,β-D-阿洛糖为5.81%,在600℃裂解产生香兰素的比例为69.15%,β-D-阿洛糖为16.16%,在900℃裂解产生香兰素的比例为61.73%,β-D-阿洛糖为11.13%,主要裂解的产物香兰素和β-D-阿洛糖的裂解比例明显下降,而其他裂解产物种类和含量都有所增加。
2.2裂解产生的致香成分分析
香兰素-α-D-葡糖苷的热裂解产生了大量香兰素,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香;裂解产生呋喃类化合物,可以提供甜烤香、焦糖香气,如糠醛具有甜香、烤香、坚果、焦糖香气,5-甲基糠醛具有甜、焦糖香风味,5-羟甲基糠醛具有甜、烘烤香风味;裂解产生的有机酸,如糠酸、2,2-二甲基-3-羟基丙酸等能中和烟气中的碱性物质,降低刺激,适口性好;热裂解产生的多种酮类物质,如3-甲基-2-环戊烯-1-酮具有甜的焦糖香味,甲基环戊烯醇酮有坚果甜香气;裂解产生的丁香酚具有强烈的丁香香气和温和的辛香香气、愈创木酚有特殊芳香气味,提高了香兰素-α-D-葡糖苷裂解产物的香韵丰富性。
3结论
采用Py-GC/MS对香兰素-α-D-葡糖苷进行热裂解分析,300、600、900℃裂解产物分别达到3、53、68种,其主要产物为香兰素,同时也产生了醛类、酮类、呋喃类、有机酸和酚类等致香成分,这些产物可赋予烟草甜味奶香风味,改善和提高卷烟的品质。研究结果可为该化合物在卷烟燃烧过程的转化行为提供例证,为卷烟加香技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致喜,金其璋,罗寿根,等.香味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
[2]解万翠.糖苷香料前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江苏无锡:江南大学,2007.
[3]SCHMELTZI,SCHOLOTZHAUERW.Benzo[a]pyrene,phenolsandotherproductsfromthepyrolysisofthecigaretteadditive,menthol[J].Nature,1968,219(5152):370-371.
[4]JENKINSR,NEWMANR,CHAVISM.Cigarettesmokeformationmechanism[J].BeitrTabakforschInt,1970(5):299-301.
[5]RICHARDR,LOUISEJ.Thepyrolysisoftobaccoingredients[J].Pyrolysis,2004,71:223-311.
[6]闫克玉.卷烟烟气化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