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观察期刊论文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15 09:28:43 更新时间:2014-06-15 09:58:42
《中国农村观察》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的中央级学术刊物。具有权威性、理论性、前沿性,信息性大,资料性强,侧重于农村经济、社会等方面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研究。本刊为双月刊。办刊宗旨注重学术品位,注重学术观点的争鸣,注重针对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深层次的探讨,注重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注重文章的资料性,注重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国农村的现状。本刊设有农村形势、乡镇企业、农民收入与消费、农村社会问题、农村组织制度、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增长方式、农村工业化、村民自治、妇女问题、农村金融等多个栏目。本刊是农村经济理论研究部门、大专院校师生及有志于研究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人员的必备读物。
本刊大16开本,80页,彩封胶印,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3586/F,国内邮发代号:82-995,国外邮发代号:BM4476。每期定价:8元,全年定价:48元。
投稿指南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编辑单位:《中国农村观察》编辑部
社长:杜志雄
主编:李周
主任:潘劲
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1006-4583
CN:11-3586/F
邮发代号:82-995

定价:10元/期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农村观察
创刊时间:1980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国农村观察》约稿
《中国农村观察》(双月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目前公认的农村经济与社会领域的重要刊物,转载率一直遥居同类刊物之先,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现向“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诚约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来稿可以涉及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1、论点明确,文字精炼,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按各刊物要求不同而不同,但必须依次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文稿首页请在地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资助基金项目(若有的话,并注明项目号).
2、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
3、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为宜。摘要分为三种: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道-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侧重写本项研究的最具价值和创造性的结果和结论,指示性摘要主要写研究的方法、手段及研究的方向、内容范围,报道-指示性摘要则介于两者之间.研究性论文应写成报道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少数综述性论文在不便于写成报道性摘要时才考虑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
4、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即应为译文),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摘要正文、关键词。
5、图、表要精选,切忌图、表、文字间的重复.表格须有表序和表题,插图须有图序和图题,图和表在正文文字中必须有所指向(如引用,如"见图1"或"见表1"),一般紧随所提到的文字排放。
6、文稿用字规范,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新近颁布的国家标准(GB3100~3102)或国际标准.量的符号用斜体,量的上下角标中以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角标时用斜体;其它下角标(包括数字)用正体,并采用国际通用符号和我国规定的可与SI单位(即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拉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