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人才思想
所属栏目:人力资源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22:58 更新时间:2022-03-10 14:51:43
摘要: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涵盖了对人才历史地位的认识、人才的选拔使用标准以及培养目标等等,对我国新时期人才工作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主题词:邓小平,人才工作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古往今来,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推动者,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国家的巩固和强大,对于民族的兴衰与繁荣,始终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和人才成长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主张,形成了完整的人才理论体系,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在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邓小平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才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思想理论,也就是说,毛泽东人才思想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在伟大的革命和实践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历代政治家用人之道的精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人才思想。毛泽东人才思想集中表现为:一是人才战略思想,毛泽东讲人才,重视群体人才,尤其是零到干部人才、知识分子人才和青年接班人。他认为为了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行的。1964年又向全党提出“注意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认为接班人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中大的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二是人才的实践思想。毛泽东同志认为人的正确思想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出人才,鼓励人们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去学习。三是人才的群众思想。毛泽东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提出应该从群众中培养人才等等。毛泽东的人才思想为邓小平人才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才思想,多次提出多次提出“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认为人才只有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才能不断用现出来,只有在大胆使用中培养出来等,提出了一系列人才观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人才观。
二、邓小平人才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对人才的战略意义的认识、人才培养和选拔标准以及人才培养途径等重要的内容。
(一)人才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的战略地位上,多次强调“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并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再次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①的著名论断,并强调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竞争,“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作为一名政治家,邓小平同志尤其对青年人才的历史地位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指出“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亡发达的希望所在。”②选好接班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解决组织路线问题,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③,强调指出“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④。
(二)关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邓小平同志站在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要求全党大胆解放思想,真正转变观念,切实解决好识人、选人、用人工作。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号召“一定要在党内在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空气”,创造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唯才是举、选贤任能的用人标准,这是邓小平德才兼备用人思想的核心所在,集中体现了新时期用人的德才观,也是评价、选拔和使用青年人才的标准。邓小平说:“选人要选好,要选贤任能。选贤任能这个话就有德才的问题,贤就是德,能无非是专业化、知识化,有实际经验,身体能够顶得住。”⑤“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⑥“选贤任能也是革命”⑦,一再主张在坚持任人唯贤的前提下,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选拔任用人才,这也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独到之处。他主张,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就要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大胆起用。与此同时,对以前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提出了批评,指出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而且是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要尽快革除,并强调要大胆用人,要在“干”中识人,在“用”中选任,“特别优秀的,要给他们搭个比较轻便的梯子,使他们越级上来”⑧。
(三)关于青年人才培养。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邓小平同志尤其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面向”、“三个勇于”和“四有新人”。1983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北京景山学校时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既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指明了青年人才培养的方向。同时,邓小平多次强调,“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⑨这“三个勇于”的提出鼓励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健康成长起来,也为我国新时期充满活力的人才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外,邓小平同志还经常强调,青年人在成长中要努力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从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化知识、遵纪守法等方面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确定了目标。这些对于青年人才目标的提出为新时期青年人才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四)关于人才培养的途径。如何才能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培养途径和措施。一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基础。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教育为基础,只有教育的现代化和大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人才。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科学技术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定要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上来抓,并指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二是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机制。邓小平一贯重视制度建设,指出改革不合理的体制、制度、机制是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并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要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成长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青年人才的成长更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青年人有朝气,充满活力是优点,但也有社会阅历不够、思想不成熟等不足,所以邓小平同志要求在青年人的培养中应改用远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在第一位,并要求青年人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头脑。同时,邓小平指出实践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邓小平同志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锻炼人才,并在实践中使用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的思想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这个问题上又一次得到了印证。今天重温起来,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邓小平人才思想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以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强调机遇难得,要抓住机遇;强调人才难得,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科技和教育搞上去;强调人才有效合理使用,要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些人才思想,为培养造就大批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以及对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强的理论基础和战略决策依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与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盛衰荣辱,事业的成败得失,这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站在时展的制高点上,把人才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呼吁全党全社会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明确了这样一个道理:人才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我们一定要为人才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角度出发,要求我们要实施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战略。人才成长环境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经济环境、法制环境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心态环境,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才成长。当今社会日益开放,外在环境不断优化的时候,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各类人才内在的心灵自由,创造需要外在自由与内在自由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为人才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是赢得人才效益的关键。
(二)优先发展教育,开发人才资源与人才强国战略。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发展的目标在人才,这是邓小平同志始终一贯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中指出,人才问题实质上是教育问题,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各类人才,把我们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他还认为,人才是强国之本,创业之源,人才资源必须开发利用。邓小平同志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发展教育开发人才资源的人才思想,明确了培养人才,不仅要加大教育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人的教育,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角度出发,要求我们要实施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和人才资源开发战略。人力资本指的是人的智力与体力的总和的价值,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构成主要是营养与保健投资、教育投资、继续教育投资以及用于迁徙与聘用过程中的人事费用。显然,四者之中,教育费用所占份额较大。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指加大对于人的教育包括继续教育的投资,以提升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改善人的质量。同时,要把教育与经济、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人才培养、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等视为彼此联系、辩证统一的发展整体,把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把潜在性的人才资源转变为现实优势,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三)选拔人才、使用人才与人才强国战略。在选拔人才问题上,他指出,在人才问题上,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入才。选才要坚持广开才路,唯才是举,坚决反对论资排辈,任人唯亲;在使用人才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指出了新时期的用才之略:第一,用人要大胆。只有通过大胆地使用,才能在发挥人才作用的同时,使其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第二,用人要大度。人才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邓小平告诫大家要有容人之短的宽大胸怀,敢于使用跟自己疏远的人;比自己才能高的人;曾经反对过自己或意见不一致的人。第三,人才重在使用。指出要珍惜人才的最佳时光,及时使用人才。邓小平同志的选才、用才观是新时期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明确了人才问题,主要是组织路线问题,对于一支人才队伍来说,其能量的发挥不仅取决于个体的能量,更取决于这支队伍的使用是用怎样的制度组织起来的。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角度出发,要求我们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战略。在我国,虽然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建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事制度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还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人事制度,包括聘用制度、用人制度、流动制度和工资制度等等,实现人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努力实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27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9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9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8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400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401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274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80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43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40页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党代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2、党的十六大报告
3、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