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源管理
所属栏目:人力资源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22:58 更新时间:2011-02-26 11:22:58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员工是实现单位目标的“第一资源’,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待”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个阶段,招聘前、招聘中和招聘后的管理,其中招聘后的管理主要包括员工培训激励与薪酬福利、绩效评估、劳动关系等。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被视为现代企业的第一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是企业经营策略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罗伯特•欧文被认为是“人事管理之先驱”,在他看来劳动力分工直接反映出劳动者受待遇的状况,并且罗伯特创建了最早的工作绩效评估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员工是实现单位目标的“第一资源’,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待”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个阶段,招聘前、招聘中和招聘后的管理,其中招聘后的管理主要包括员工培训激励与薪酬福利、绩效评估、劳动关系等。
一、员工培训激励与薪酬福利。将外在薪酬激励与内在薪酬激励相结合。薪酬激励不仅指物质上的激励,还包括培训、再学习、人性化的关怀以及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内在薪酬。相对于普通物质薪酬而言,内在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是不可替代与忽视的,会大大激发员工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也会让员工切实体会到主人翁的责任感,实现员工自我激励,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成就需要。研究表明,对员工的生活状况越关注,员工在工作上就越有良好表现,尤其在企业压力大的时候,如果主管领导表现出感受到员工的紧张状态,把员工看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工作的机器,企业可能会得到员工非同寻常的忠诚和感激,和企业一起走过难关。
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是单一的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而是对所有员工包括领导层要定期的接受培训;也不仅是模式化的向员工介绍企业概况、工作流程,而是针对不同层面有的放矢的制订培训计划。对新员工来说,可以使新人熟悉、适应企业环境和文化,了解自身工作职责,结合自身特点更好的发挥特长,这一过程的培训要求规范、全面,能帮助新员工用最短的时间渡过磨合期,成为独挡一面的人才。对于部门领导来说,就必须定期接受企业的管理学习培训,学习经营、战略计划及人事管理等,对于中高层领导,则必须进入大学及专业培训研究所进行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这样也可以更有效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避免出现人才缺位,保持企业的动态平衡。
二、绩效评估:
绩效考核与评估的建立和完善,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课题。要努力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工作中做到人尽其才,并且避免劳逸不均。而在人力资源使用中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则有赖于公正、公平、公开的绩效考核与评估。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关键业绩指标法。关键业绩指标法是指运用关键业绩指标进行绩效考评,其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关键业绩指标,在建立关键业绩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关键业绩指标必须依据工作目标来确定,包括企业目标、部门目标、职务目标。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同单位的整个战略联系起来,以全局的观点思考问题。
(2)注重工作质量原则。工作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往往又难以衡量,因此,对工作质量设立指标进行控制特别重要。
(3)可操作性原则。必须从技术上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对每一个指标都给予明确的定义,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渠道。
(4)输入和输出控制原则。在设立关键业绩指标时,要优先考虑流程的输入和输出状况,将两者之间的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端点控制。
(5)稳定原则,如果业务流程基本不变,则关键指标的项目也不应有较大的变动。
(6)简单明了原则,容易被执行者理解和接受。
运用关键业绩指标法进行绩效管理的程序:
(1)由人力资源部门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及各个部门的目标下发给参加考核的员工。
(2)根据企业绩效考评制度及有关规定,由各相应权限部门进行考评操作,得出考评结果。
(3)得出将考评结果,按结果进行奖惩。
为使绩效考核与评估取得成功,企业必须将制定目标的权力下放给员工,给员工自行决断的自由。应当由各部门员工代表一起制定目标;同时目标应该是可量化和可测量;并且目标必须在每一个层次上保持一致。
三、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为实质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广泛调动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确保生产者和经营者、劳动者与建设者和谐相处、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使企业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具有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劳动关系类型多样化、劳动关系的形成全责化、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及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等趋势。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协调稳定的,职工利益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些职工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有发生,对待这种情况,首先需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劳动关系问题,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决突出的劳动关系矛盾。政府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统筹做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加强对劳动就业的指导和管理,真正建立起统一、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其次要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近年来,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是,针对贯彻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建设,保证劳动法律法规的落实,在劳动纠纷中,做到公正、平等、合法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保障劳动者的切身权益。当然企业自身也应履行应负的社会责任,企业和员工是共生、共赢和共长的关系。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员工的就业稳定,给予其合理的薪酬和福利,为其提供增长才干的机会,帮助和促进员工实现个人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发展迅猛,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是在今后,人力资源管理必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