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集体教学也需要教师的游戏精神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10-21 13:48:49 更新时间:2014-10-21 13:52:48
学前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学园》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3/C,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810,邮发代号:64-53。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总课题组的学术合作单位。
[内容摘要]目前,集体教学依然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形式,而游戏则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游戏化的教学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知识,获得发展。本文就教师教学中的游戏精神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论文,集体教学,幼儿教育,游戏精神,游戏化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教育有其独特性,不能用呆板的教学模式抹杀幼儿的天性,应顺应他们,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将教学目标和游戏进行巧妙结合,让幼儿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集体教学融入游戏精神的特点
游戏精神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需要教育者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功能和意义,需要教育者尊重幼儿的自身特点,将游戏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自由中寻求发展。集体教学中融入游戏精神有以下特点:
1.互动性
教学游戏中的互动既有教师和幼儿的互动,也有幼儿间的互动。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在游戏中主动进行交流和思考。比如寻宝游戏,游戏有一个最终的目标,但是在幼儿突破每一个关卡时也都会有小的奖励,比如小卡片、小红花等,教师通过这些小物品间接地与幼儿互动,这些奖励给了幼儿自信和乐趣,吸引他们主动克服困难,突破关卡。
2.激发性
教学中的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在快乐的情境中锻炼幼儿的能力。通过游戏,还可以使教师和家长发现幼儿的辨识能力,并通过对幼儿表现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予应答,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3.趣味性
游戏本来就是极具趣味性的,若在集体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通过简单的游戏情节、鲜艳明快的色彩、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既尊重了幼儿的天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师游戏精神在教学中的表现
教师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起着引领和合作的作用。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对游戏进行设计,将游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教学理念的游戏化
教学理论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方向和热情。在游戏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游戏精神的内涵,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游戏理念的澄清与科学理念的确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游戏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高度重视游戏和教学的统一,树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
2.教学模式的游戏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呆板的、说教式的,这会抹杀幼儿的天性,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而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游戏是愉快的、自由自在的,是充满想象和富有创造性的。所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开展活动,能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教师与幼儿一起参与到游戏中,同乐同学,达到教学轻松化、游戏化的目的。
3.教学内容的游戏化
将教学内容游戏化,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可以有这样一些类型:
第一,社会性游戏。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扮演社会中的角色,尝试演绎其对社会生活的印象,交换彼此的经历,从而为真实生活做准备。在实践中,教师应先和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对哪些经历印象较深刻,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场景模拟,比如模拟购物场景,让幼儿将玩具作为自己的商品进行叫卖,在角色扮演中对所扮演角色或者职业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生活化游戏。过家家是幼儿百玩不厌的游戏。在游戏中,女孩喜欢扮妈妈,男孩喜欢扮爸爸,布娃娃就是自己的孩子,在他们心目中,其实那个布娃娃就是自己,通过学习父母生活中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哄娃娃睡觉,喂娃娃吃饭等。这一游戏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模仿能力。
第三,建构类游戏。比如,搭积木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搭积木的排列、组合、构造等对幼儿的智力发育有很大好处,锻炼其对数学的敏感性,有利于数学的早期教育。
此外,还有很多游戏可以应用于幼儿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游戏化,教师可以将孩子较难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通过创建一个游戏的场景,融合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行为的游戏化
教师在游戏化的教学中同时扮演着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循循善诱的语言对幼儿进行引导,比如在参观动物园时可以问:“你喜欢哪只小动物?你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身上找到数字了吗?”这时幼儿就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熊猫有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一条尾巴……通过这种方式,在幼儿增长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观察能力,并培养了其认真思考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建立平等的关系,从游戏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亲身参与到游戏中,并通过一定的肢体语言加深幼儿的印象,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在游戏化的教学中,应将游戏与集体教学目标进行巧妙结合,这离不开教师的设计和引导。教师应将游戏精神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游戏精神作为人类原始生命精神的一种完满体现,是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需要将游戏巧妙融入幼儿教学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获得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耿蓉莉.在幼儿教育当中如何更好的将游戏与知识相结合[J].神州教育,2012,(2).
[2]陈艳蓉.试论“游戏精神”的内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