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电力工程的造价控制分析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18:45 更新时间:2023-10-24 10:39:03
摘要:加强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利于控制电价增长水平,实现电力发展,本文主要从可研、设计、阶段分析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控制
一、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电力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基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电力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查,弄清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质量、工程的完成及整个工程的造价、评价投资效益及总结建设经验,提高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水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现行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逐步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电力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工程造价的控制,则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力工程造价继2004年、2005年我国电力工程造价小幅上涨之后,2006年以后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继续上扬,,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虽然有明显的改观,但仍然很普遍.
1.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不够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造成工程投资失控.
初设的概算投资大大超过原来的项目估算投资。如某地区的220kV输变电工程,当时项目的地址是选择在武进地区洛西镇,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可研分析和投资估算,可研批复220KV洛西输变电所工程为13280万元,其中220KV洛西变电所为9000万元.220KV洛西输电线路为1800万元,110KV洛西送出工程为1400万元35KV送出工程为1080万元,而后因规划及地方政府等原因,原来的所址平移了2.5公里,沿线的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输电线路长度增加了7.6公里,而且处于规划地带,原来的架空线路改成了电缆工程,投资较可研批复突破7100万元,其中220变电所为8643万元,220线路长3660万元,110送出为6966万元,35KV线路为1091万元.结果使工程造价严重失控,主要原因是前期工作不到位,搜集资料不全面,与规划部门协调不细仔.送电线路的路径通道困难,线路路径的改变,使工程规模大大超过了投估划范围,另外原因,由于工期的延长,使管理费用明显增加,再则是有色金属包括铝、锌价格上涨造成导线、电缆、塔材价格上涨.
2.初步设计方案的优选与初步设计的深度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电力设计人员对电力输变电工程的设计一定要认真负责,精心设计,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方案比选,选择最优方案.特别是架空及电缆线路工程,对铁塔.钢管杆,及窄基塔等多种塔型的选择上如何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塔型,对电力工程的造价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我们去年实施的220KV的电子圆110KV送出工程,可研批复为4500万元,而第一次初设方案编制的概算投资为9680万元,超过可研批复5180万元.后来优化设计方案,重新选择路径,到现场进一步搜集资料,掌握第一手资料优化设计方案,减少钢管塔数量采用普通铁塔和窄基塔来减少钢材用量和征地面积,并且尽量采用架空线路,减少全程的电缆数量,因为电缆的价格是钢芯铝绞线的好多倍,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使新的初步设计方案概算投资控制在可研批复范围内,而且竣工结算也没有突破概算,使线路如期的投入运行。
三、加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造价的控制措施
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的类似工程的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项目设立地的经济发展前景、周边的环境、同行业的经营等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可研阶段,首先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一切想法和决策都要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行业的规定,同时,要考虑安全和环保的要求。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搜集本工程的有关资料,对本工程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提出最优方案。最优方案不仅在技术上要先进、可行.而且在经济上要合理,目前我公司在设备选型上综合多种因素.例如110KV市区的变电站工程设备基本上采用GIS型组合电器,虽然设备价格较高,但占用面积较小,设备性能较好,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全寿命周期费用小,而在郊区及县里,多数采AIS型户外普通设备,其设备价格较低,但占用面积较大,因县城及郊区土地价格相对较低,一次性投资也比较小,这样才能满足投资方的需求,按期收回所投资金,并有最佳效益,使收益率达到基准水平。在设计中,不盲目追求一流,既要满足顾客和规范要求,又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不因设计失误而造成浪费。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完成后,应当积极进行回访,听取顾客的反馈意见,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高设计产品的质量。技经人员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这既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例如:我们近年新建变电站工程,市区的临街变电站由于受占地面积及安全措施要求的约束,设计为室内变电站,外墙为玻璃幕墙,设计美观但造价高;但是位于县区的变电站由于征地面积大,架构及主要设备可以摆放在室外,主控及配电室可以设计为普通的砖混或框架填充墙结构,造价相对较低。
2.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措施
(1)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满足。方案优化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投资效益。一旦项目作出决策后,投资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设计,例如:我们刚刚完成初步设计的22KV村前变电所110KV送出工程,第一次根据初步设计完成的概算投资(共有七条线路)为7600万元,大大超过了可研中的投资估算,后设计人员重新到现场查看地形和沿线地质以及线路的跨越情况,修改设计方案,大大减少灌柱桩用量和钢管杆用量,进一步计算合适档距减少杆塔数量,尽量采用架空线路而控制电缆线路,结果最终概算投资为4200万元,象类似的工程较多,实践证明,初设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一95%,施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一75%,施工开始,通过技术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一10%。由此可见,施工以前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投资决策出台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则在设计阶段
(2)采用国家电网出版的限额设计定额,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而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它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例如,某电力工程,初设概算为800万,预算为1040万,工程结算为1082万,经分析主要是由于初步设计阶段工作不够深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施工工艺的重大设计变更,使预算大大超出了概算。因此,在初步设计阶段,一定要认真搜集、调查、分析、研究工程资料,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技经人员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实行经济核算、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控制工程进度拨款的依据,同时也是工程决算的基础资料,因此,设计人员应主动深入现场了解情况,争取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以上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可能要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技经人员应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沟通,例如,某变电站土建工程,由于技经人员的疏忽,施工图预算中落掉了变电站大门的费用,经工程管理人员的审核,及时对预算进行了补充。
四.结语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只有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提高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能力,提高设计产品的经济性能,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所论及的仅是笔者几十年来的工作体会,一得之恳而已。随着我国造价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造价工程师制度的推行,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将使合理确定与控制电力工程造价的地位更加重要。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