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代理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宗教观
所属栏目:外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3-18 11:08:53 更新时间:2015-03-18 11:11:52
论文发表代理推荐文学期刊《长城》,文学艺术类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79年6月创刊,是全国较早创刊的几个大型文学双月刊之一。以办一流刊物为宗旨,赢得良好口碑。刊物汇集全国名家力作,突显当下新锐实力。刊发作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心灵。
摘 要: 托马斯・哈代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乡村日益被迅速崛起的大机器工业吞噬,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正趋向崩溃,农业文明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工业文明。尖锐的阶级矛盾、复杂的社会问题、强烈的文化冲突使哈代进一步失去了对宗教的信任。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抨击了宗教的信条,表明了自己鲜明的宗教观。
关键词: 哈代,宗教观,《德伯家的苔丝》
一、引言
哈代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的小说富有浓重的地方色彩与宗教色彩,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为《苔丝》)属于性格与环境类的小说,是以19世纪末英国小农经济已经破产的农村为背景,根据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苦难而短暂的一生的悲惨命运而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苔丝》可以了解哈代宗教观的变化过程,作者对宗教呆板的教条对人们的破坏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讽刺。
二、哈代的家庭背景与初期宗教观念
19世纪中叶,哈代出生于英国一家农村没落家庭,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从小接受宗教文化的熏陶,熟读圣经,在神学方面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为上帝服务成为他最远大的抱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的成熟,哈代意识到宗教的负面影响,并对宗教产生怀疑。哈代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工业革命时期,小农经济瓦解,工业文明进一步发展,这使得人们失去原有的稳定感、安全感和尊严感。《苔丝》中安琪的思想代表作家的宗教感受“上帝不在天堂,人间一切乱套”。哈代含蓄地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如果说上帝果真存在的话,那么人间不会有如此动荡的局面。在作品中,作家对基督教呆板僵硬的清规戒律和对人性的摧残,特别是宗教在贞操问题上对妇女的迫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讽刺。《苔丝》中充斥着基督教的种种意象和对古老基督精神的推崇和宣扬,这里的基督精神是职耶稣在宣道中提出的基本观点,即“爱”既是信仰的核心内容,又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内心纯洁高于外在行为及效果。上帝对人的最高要求就是彼此相爱:“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耶稣指出:“爱上帝”和‘爱人如己”是基督教其他教义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灵信仰、博爱、宽恕、自我牺牲和纯洁的精神在主人公苔丝身上充分体现出来并得到高度赞扬。
三、哈代对宗教的批评与讽刺
哈代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从信仰上帝发展到抛弃上帝;他最初受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的影响,后来又受叔本华的内在意志力论的影响,最后形成进化向善论或社会向善论。哈代接受了新思想,抛弃了宗教信仰。主人公苔丝、安琪儿和阿历克都对宗教持否定的态度,有情人苔丝与安琪儿就没有宗教信仰。根据宗教的教规,一个失去贞操的女人便是一个“不纯洁”的女人,等同于一个“罪人”。安琪儿仍沿袭这种基于宗教意识和男权专制的传统思维模式,她不能忍受苔丝的“不纯洁”,并抛弃她。罪恶多端的阿历克版依基督教,而苔丝是受害者。哈代借此辛辣地讽刺了基督教的荒唐伪善与无情。苔丝也深深地感悟到了基督教的这种荒谬的教规。“罪过越大,越是大圣徒”揭示了基督教义对性别的歧视和女性的摧残和压迫。
四、哈代的宗教思想
小说最终以苔丝被处死作为结局,因此,“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小说中“众神的主宰”喻指上帝,表达了作家对不仁慈、不公正的上帝的讥讽与不满。此外,在维多利亚时代,维护传统观念的人认为,哈代在小说中把苔丝这样一个“失身堕落”的女人作为主角描写是不合道德的,也是与基督教的传统道德观念背道而驰的。然而,哈代却这样为她辩护:“她的灵魂,是一个纯洁贞坚的妇人的,虽然有过近一两年来的那样纷扰骚乱的经验,却完全没有腐化堕落。”这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对于当时封建传统的旧道德观的强烈不满与控诉。
五、结语
哈代始终追寻上帝的足迹,探索基督教精神,尽管后来他对上帝产生了怀疑和反叛,并断然否定了上帝,批判抨击了宗教折射出的偏执狭隘,谴责了宗教的华而不实、虚伪残酷,变为无神论者。
参考文献:
[1]刘剑,托马斯・哈代:徘徊于信徒与叛逆之间――从《苔丝》小说看哈代的宗教观[J].
[2]李世强.哈代的小说创作及其宗教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3]《德伯家的苔丝》――圣经应用的典范[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