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期刊发表论文奥茨作品中身份焦虑与认同缺失的内心救赎之路
所属栏目:外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5-25 17:13:37 更新时间:2015-05-25 17:37:26
文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文学又分为很多种,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本文是一篇文学期刊发表论文外国文学评论论文范文,以《我带你去那儿》为例论述了奥茨作品中身份焦虑与认同缺失的内心救赎之路。
摘 要: 《我带你去那儿》全文分为三章——忏悔者、黑人情人、出路。作者用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手法写一个女大学生从肉体到精神的探索之路。本文展示主人公的内心精神困境,并重点探究女性身处这种困境的原因,以及救赎自我之路的选择,对于当代人类精神迷失的探讨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奥茨,身份,认同,《我带你去那儿》,救赎
一、身份焦虑与认同缺失
身份指个体成员交往中识别个体差异与他人的关系定位以及标志和象征。认同是指个体通过在群体的关系看待自我、界定自我,尤其是在社会关系中,个体如何谋生、在社会上的地位作用及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身份和认同两个概念紧密相连,身份只有在自我和他者、社会的对比中才能实现,而认同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身份焦虑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认同缺失,“人的认同危机是人的自我身份感的丧失,也可以说,是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意义感的丧失。自我认同是一种内在性认同,一种内在化过程和内在深度感,是个人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而社会认同则是指人在特定的社会中对该社会特定的价值、文化和信念的共同或者本质上的接近态度。”由此,人的认同一旦发生危机,则不仅意味着“人的自我感”和“内在深度感”的危机,也意味着人与“他者”的关系以及在人与“他者”的关系中形成的意义观、价值观和地位观的危机。
人的认同层面最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认同,人的精神属性决定着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是可以按照自己想法活着的存在者。在《我带你去那儿》中,“我”的身份焦虑和认同危机主要来源于精神空间,以下详细论述。
二、精神空间认同危机
在《我带你去那儿》中,母亲在生下女主人公十八个月后便去世了,家里人都怪她害死了母亲,“人们是带着不满和责备的口吻对我说这番话的。”祖父母也待她不好,“像两个山精用怜悯又责备的眼神盯着我。”女主人公极度渴望自我与“他者”——父亲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父亲却“小心翼翼地提防我,就像有些人提防一只扑向他们,口水滴在他们身上,无人理睬时哀叫的小狗一样”。她的哥哥们同样如此,“对我不感兴趣,除了时不时嘲弄或奚落我一番,就像大狗逗小狗。”小狗象征此时的认同危机已经显现。“我渴望与父亲在一起,即便是在黑漆漆的门厅撞上或是他进房时踩了我的脚。”显而易见,女主人公的渴望已经异化了,她渴望与父亲的身体和心灵的接触,来完成与父亲的一次交流。
另外,她经历的反复的梦境 “一堵煤渣堆起来的监狱大墙和一条堵塞的臭水沟”与女主人公的“无意识”恰好对照,监狱大墙就是她和父亲之间永远无法逾越的那一道铁栏,而堵塞的臭水沟即她被压制的心灵,身体之门被强行反锁,心灵之河被强行关闸,并且主人公连姓名也没有,这真是是一个绝妙的隐喻——她自小就是一个没有身份,不接受周围人认同的人,注定了要进行心灵追寻。
第一章章名为忏悔者,暗指主人公对这一切灾难的忏悔,可该忏悔的究竟是谁?现代社会中,社会冷漠,亲情淡漠,给人的意义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和摧毁,在这样的社会和家庭关系中,弱者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只能寻求心灵救赎。
即使在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卡帕姐妹会里,她仍没有归宿感,“好姐妹”们没有一个人从心底认可她,只把她当成一个怪类,从精神上看不起他,女主人公为了他人的认可,在众目睽睽下向塞耶夫人承认是自己弄乱了书架,替姐妹们背了黑锅,但姐妹们却哄笑着一散而去。最后被卡帕姐妹会驱逐。
另外,她将塞耶夫人视作已逝母亲的投影,渴望能在她身上找到母亲的怀抱,但塞耶夫人自始至终也不知道她的姓名,在她受到性骚扰后,也未曾去关怀她,并且塞耶夫人怎么也不会想到,“除了我这个一无是处的人,每个本科会员都如此鄙视她”。由此可见,她的精神空间受到多方面压制。
值得注意的是,卡帕姐妹会的学校成员在追逐金钱下掩藏着的心灵空虚,塞耶夫人绝对权威下的懦弱无能以及女主人公的恋人黑人马修斯的自我迷失,都在精神空间上得不到认同,应该说这部小说的所有人物都进行着通过外物,畸形的言行与举动来试图构建坚固的心灵之城,然而地基不稳,全部坍塌。
三、心灵救赎
父亲与女儿的最后一次见面,我们看到了女主人公的心灵回归。她说:“我想写一些美好的东西,与严酷的现实相比,美又是什么?我想写一些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东西”。在这里,父亲与女儿都像是深受生命初始挫折磨难的一类人,并且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父亲年轻时“艾达离开了他,这影响了他的一生。”
女主人公“从没有把丧母之痛抛在脑后”,她人生的亲情磨难源于母亲的逝世,友情及爱情的磨难都是母亲逝世对性格造成影响下的变相延伸。但是,“唯一存在的只有时间,地球上最合乎自然的一幕就是时间,一切都在改变,在沉沦,在腐蚀。”“在疯狂爱着马修斯的时候,甚至一小时都有深刻的含义,而在荒无人烟的西部,一天没有任何意义。”这是女主人公最终所获得的心灵救赎,人并非仅仅依靠时钟生活,“在心理和精神上,人都不仅仅由时间决定。相反他的时间取决于事件的重要性”如果事物对个人希望、焦虑和成长都有意义,就会在内心留下隽永的具体化的获益,这就是生命的回归之途。
参考文献:
[ 1 ]王成兵. 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 2 ]罗洛·梅. 人寻找自己[M].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 3 ]沈奕斐. 被建构的女性[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4 ]波伏娃著 王向贤导读. 《第二性》导读 [M].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
[ 5 ]任媛. 生命困境中的忧怨——论欧茨笔下女性的内心隐痛[J]. 前沿, 2012(8).
卞卡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研究方向:外国文学、传媒
文学期刊发表论文推荐杂志《外国文学》是外国文学研究学术期刊,以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广泛关注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学,重点介绍国外作家作品研究和批评理论的趋势和动向,为国内学者提供研究借鉴,展示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的学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