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期刊大学经济责任: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14 16:57:24 更新时间:2015-07-14 16:31:21
大学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一个地方,关于大学的管理制度,学习资源等对一个学校及其学生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经济责任: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文章是一篇教育类期刊投稿的论文范文。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经济功能的增强,大学受托经营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为提高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公共资源价值保值和增值,大学必须承担相对应的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对大学经济责任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阐述大学经济责任产生的原因,进而分析大学经济责任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以解释真实大学经济责任履行的分析框架:谁对谁负责、负什么责任、以及如何履责,以期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大学,经济责任,概念,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分析框架
当前,随着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的经济功能显著增强,大学受托经营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为提高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公共资源价值保值和增值,大学必须承担相对应的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这一观点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普遍接受并已形成了制度;而在另一些国家或地区,这还是一个新鲜事,甚至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1]一些学者认为,把工商企业实施的成本效益管理主义思想引入大学,是大学市场化的表现,侵蚀和破坏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传统[2];另一些学者认为,大学履行可测量的经济责任是政府放权、扩大大学自治的逻辑后果,对防止大学权力腐败和滥用,提高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3]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大学经济责任履行的理论和实践认识。然而,由于大学组织的非营利性、产品价值的难测性,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大学经济责任承担的认识较为模糊,一些大学出现责任主体不明、责任内容不清、责任履行不彻底,产生机会主义行为,造成效率损失、浪费较大、甚至公共资源流失和损失的后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要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要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这为我国大学经济责任承担提供了合法的政策支撑。因此,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对大学经济责任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阐述大学经济责任产生原因,进而分析大学经济责任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以解释真实大学经济责任履行的分析框架:谁对谁负责、负什么责任、以及如何履责,以期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启示作用。
一、大学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的内涵
经济责任,源于英语单词“accountability”,它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在高等教育中,一些学者主要将之理解为“高等教育问责”、“高等教育绩效责任”、“责任机制”等。这些理解只反映了“accountability”部分涵义。为全面理解高等教育中 “accountability”的内涵,我们认为将其理解为“经济责任”更为妥当。大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类型较多,为研究方便,本文特指我国公立大学,即以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经费资助创办并维持的大学。
1.国外关于大学经济责任的不同界定
20世纪70年代,受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影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把工商企业成本效益观引入高等教育中。自此,大学承担经济责任成为政府及其高等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讨论热烈,但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界定,其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上述对于accountability涵义的理解,虽各有不同,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情况及其产生结果的责任。这些不同的学者分别从绩效、责任机制、问责等某一个视角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但这些理解只反映accountability的部分内涵,尚未从系统的视角对公共资源使用过程及其责任主体与责任对象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更没有一个适合解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经济责任承担的分析框架。那么,什么是大学经济责任呢?如何构建大学经济责任的分析框架呢?
2.大学经济责任的界定
根据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结合我国大学实际运行情况,我们认为,大学经济责任是指大学受政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委托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职责时,自主管理、支配和使用相应的公共资源,大学应该根据授权规定或委托人的特殊要求,依法对受托公共资源的管理、支配和使用及其产生结果的情况承担行为和报告的责任、义务,如未能按照授权规定或委托人特殊要求管理、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或职责履行不到位而不能实现预期目标或效果,大学应当承担责任并接受必要处罚。
简单的说,大学经济责任就是大学对其管理、支配和使用的公共资源负有保值增值并报告的责任,即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的统一。其中,行为责任包括保值和增值。所谓保值是指大学人、财、物等各种公共资源保持原有的价值,无贬值、流失和资不抵债等情况的发生;所谓增值是指人、财、物、信息等各种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确保大学职责的有效履行,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所谓报告是指大学客观、准确、及时的向政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解释与说明公共资源管理与使用及其所产生结果的情况。而责任则包括应尽的职责或义务与未能尽职责或义务所应受到的处罚两个方面。大学经济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经济责任是指大学组织或机构在管理、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中所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大学与外部横向组织、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往来所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而狭义的大学经济责任指大学经济责任的“人格化”,是指管理、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具体包括大学领导者、行政管理者和教师。前者指组织责任,后者指个人责任。个人责任是组织责任的人格化和具体化,从而使得责任落实到目标行为人。
二、大学经济责任产生的原因
大学之所以要承担经济责任,或者说,大学之所以要对其受托经营管理的公共资源承担经济责任,这主要源于大学所表现出的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大学作为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其产品具有准公共性的特点。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准公共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兼具部分公共产品和部分私人产品形式的一类产品,具有正外部性。大学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求,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或目的是大学产品的本质属性。正是大学产品的公共性,世界各国大力支持并资助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由此便产生了大学与这些提供资源或资金有关方面的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河北理科教学研究》是反映大学理科基础课及中学理科教学研究成果的综合性杂志,主要刊登以理科教学为基础的、有实用价值、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