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论文社区工作信息化建设论纲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11-29 22:20:44 更新时间:2015-11-29 22:42:42
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指向即是为民服务,提升信息化水平亦是一种有效的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已经成为我们城市社区开展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本共识。本文是一篇城市管理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社区工作信息化建设论纲。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发展,我国社区建设与治理改革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区工作信息化不仅降低了工作成本,提升了服务品质,同时也变革着社区服务模式与理念。近年来,我国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为社区工作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经验。
论文关键词:社区工作信息化,智慧社区,社区治理
一、社区工作信息化建设背景
2013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总体部署,积极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29号)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1号)文件精神,发挥社区信息化在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推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民发〔2013〕170号)《意见》指出:要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服务为本,均等覆盖;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标准先行,规范建设的整体原则下重点推进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规划布局、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运行管理等工作,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完善社区服务信息推送机制。
以此为契机,各地方城市社区建设根据自身实际条件,积极探索社区建设手段创新之路。把实现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作为改进工作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及治理能力的核心抓手,形成一批优秀经验,并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二、以“便民为民”为目标,改革城市社区服务模式
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社区信息化建设为代表的一大批城市社区已然取得明显效果,具体而言包括:
第一,精心谋划,强力推动。健全的体制机制是“一门式”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具体包括:加强领导,搭建领导小组——功能组——镇街行政服务体系三层架构。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一门式”改革方案为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成立由政府领导、社会群众、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等各方代表组成的评估组,建立了问题收集、跟踪、解决机制,定期对“一门式”改革工作进行跟踪评估。
第二,化繁为简,优化服务。一是“合门”、“并窗”。对进入“一门式”系统的全部事项实行“一窗受理或**”。二是培养“全能”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使其掌握相关服务系统的操作。三是营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
第三,制定标准,限制权力。佛山市禅城区积极推行“三单管理”模式,对相关政府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部门职责权限。编发“三个清晰告知”,形成统一的办事标准。三是制定“三个标准”,打造禅城“一门式”服务的标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操作。
第四,革新技术,突破瓶颈。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是“一门式”改革的鲜明亮点。统一服务群众的“前台”界面,群众面对一个“综合服务窗口”就可进行个人事项**。联通各部门的“后台”界面,采取电脑双屏操作等办法,为群众提供政务服务。三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沉淀大数据,在平台上对其他部门实现信息通用。
佛山市禅城区通过改革有效缓解了群众“办事难”问题。一是**事项翻番。二是群众办事少跑门、少费时、少交材料、少求人。三是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初步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信息共享。禅城“一门式”综合信息平台通过后台系统跳转、对接等技术,打破了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之间业务不协同、系统不关联、信息不共享,各部门也尝到了“整合、协同、共享”的甜头。倒逼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从研究服务事项的“废、改、立”转变为向群众提供“简、明、快”的服务。推动行政审批权力标准化。通过优化申请条件和**流程,实现了“无差别审批”。创新行政审批理念,对部分可逆事项采取“先发证、后补材料”的审批服务方式,加强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和社区自治家园平台的建设,政府不仅能够真实、动态、全面掌握群众的信息,也让群众评价、监督政府服务,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社区管理网格。这种双向的信息交换,将群众与政府的关系由过去的“求助式服务”转变为“互动式共建共治”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一门式”改革,把群众办事过程中留下的资料信息沉淀为动态、实时、真实的数据库,为政府找到公共服务“公约数”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三、以建设智慧社区为蓝图,实现城市社区建设从信息化走向智慧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步进入城市公共管理与实践的视野,社区作为城市的小节点,实现智慧化治理已成为城市社区未来建设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李立国部长指出:“(社区建设)要抓住国家层面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重大机遇,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与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养老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专项行动计划相结合,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实践层面,以四川攀枝花市为代表的城市社区已经率先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的尝试,业已取得初步成效,具体如下:
首先,充分论证保质量。项目启动伊始,市、区(县)组成多个调研组,深入街道、乡镇和社区,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掌握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和期望,对项目的可行性和迫切性进行调研论证。同时,我们还先后多次赴上海、广东等地,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做法,结合我市实际,确定“统一标准、统一规格,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其次,高标准建设惠民生。为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我们聘请国内社区信息化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建设方案进行多次论证评审。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与项目建设单位多次深入街道、社区,听取居民群众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完善建设方案,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社区信息平台建设。最后,先进技术优效率。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减少重复投资,我市确定依托人社“金保”网(即,电子政务外网),利用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及开源软件架构方案进行项目建设,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系统运行速度,网络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系统平台整体性能较传统方案提高了4倍,系统安全性及系统可靠性较传统方案提升10倍,为今后的业务拓展和分析应用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社区信息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条线部门多、协调难度大,我市把平台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工程,强力推动。从建设思路上讲,攀枝花市建立机制抓落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定期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项目方案,落实建设资金,关注项目进展。建立周例会制,每周五下午由分管副市长或秘书长召开联席会议,听取进展情况汇报,不定期现场督导,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有力保障项目紧张有序推进。组织有序抓建设。采取先试点后推广方式推进,先在条件成熟、基础好的主城区先行建设并试运行,及时总结完善建设方案,逐步在其他区(县)推广建设,并向村级组织延伸。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抽调社区业务骨干前往上海市徐汇区和杨浦区参加培训,熟悉社区服务信息平台的前台受理和后台流转等环节具体业务,通过“传帮带”活动,进行巡回演练和培训,保证平台建设完成后立即投入使用。依法行政抓创新。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牢牢把握条线业务部门相关规定,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依法开展行政审批业务流程优化工作,全面梳理各部门进入社区事项,确保平台建设业务事项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攀枝花市智慧社区建设方便了居民办事。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全区域通办”,社区居民只需在就近街道社区服务受理中心或社区服务受理点,即可完成所需事项**。建成《居民基础电子证照库》,解决居民证照重复复印、反复提交的问题。建成一体化自动表单系统,实现居民办事业务申报表格填写自动化,基础人口数据使用资源化。同时,还为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为普通居民提供节假日错时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提高了社区服务能力。以简政放权为方向,将市、区(县)两级所有面向居民提供的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只要不违反政策法规,都无条件进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受理事项范围。目前,平台接入国家、省、市等11个条线系统,纳入服务内容123项,涵盖所有街道(乡镇)受理服务点和社区服务点233个,涉及流动人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计、组织、房地等领域。自2014年12月下旬试运行至3月12日,共受理事务5113件,平均受理所耗时间降低了80%,即办件事项由过去的4%上升至目前的25%。推动了部门协同。目前,已打通了人社“金保”网与民政、人社、残联、工会、计生等部门参加的协同机制,打破了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孤岛”现象,解决了各业务部门服务群众的网络隔离,实现条块网络“互联互通”。优化了资源配置。按照社区人口数量、人员结构以及**事务数量,社区设置综合受理窗口,把原来需要多个社区工作人员协同**的为民服务事项统一归口受理,每个社区按1-3个设置受理窗口,一改过去办事窗口多,受理事务“忙闲”不均以及行政化严重的现象,社区工作人员变“专科医生”为“全科医生”,变“多口受理”为“一口受理”。
综上所言,随着城市居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及对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创新社区建设手段,革新社区服务与治理方式已经成为新时期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在信息化社会日益深化的今天,城市社区建设当然也离不开信息资源作为依托。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改进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提升社区服务与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将作为实现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成为不断满足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需要的重要支撑。
城市管理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城市管理与科技》办刊宗旨:服务决策,指导工作,传播知识,便利市民;读者对象: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城市交通、城市水务、公用事业、邮政 电信、文物保护、城市安全等城市运行管理部门的管理、科研、教学等人员,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广大企事业单位,以及关注城市管理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