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6-01-09 15:21:27 更新时间:2016-01-09 15:27:25
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本文主要针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进行了一些论述,文章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摘 要: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精华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两者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相互联系,在思维范式上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因此,研究梳理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于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理论,当代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产物。深入理解和研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内涵,对于我们今天从思想根源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概述
对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研究,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开展了很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讨,尤其是通过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剖析,来发掘其蕴藏的宝贵价值。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为代表。在此之前,由于“左”倾路线的实施,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损失重大。自1934年1月中共召开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党终于再度与资产阶级结盟,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情况才得以改观。直到1938年10月毛泽东作《论新阶段》报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已发展到二十余万人,但与国民党相比,仍相距甚远。因此,毛泽东提出,只有与国民党长期合作,才可能发展自己。要保持长期合作,就要共同抗战并且共同建国。《论新阶段》报告就建立什么样的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等进行了论述。尽管此时“新民主主义”一词还未诞生,但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框架与内涵已逐渐形成。
第二个阶段,则是以1940年2月毛泽东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此时,国共之间武装力量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具体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以及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认为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所以,毛泽东认为“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由于革命的领导者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为社会主义,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1]。由此,“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新的理论命题被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论》中还提到要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与《论新阶段》中提出的要求相比大大进了一步。
第三个阶段,是以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为代表。在这一阶段,国共之间的“力量对比”进一步缩小。基于中共此时的实力地位,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包括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毛泽东对于联合政府的设想,是有其实践基础的。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政权正是对联合政府的探索实践,证实了党派合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论联合政府》进一步发挥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把《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变成了具体的政治要求。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理论阐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开展什么样的革命以及怎么开展革命的问题,解释了革命的特点、对象、动力、前途等。毛泽东创造性地开创了一条新道路,即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是“这个革命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而是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这个革命的措施,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这个革命的结果,将使工人阶级有可能聚集力量因而引导中国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使资本主义获得适当的发展。”[2]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革命的前途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只有经过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即相当长的而不是短暂的历史阶段,做许多的准备工作,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新之处
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关于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曾根据德国的情况提出了不断革命的理论,即无产阶级应首先与本国资产阶级一起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然后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通过“不断革命”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而取得统治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正是不断革命理论运用的成功范例。然而中国国情不同于德国、俄国,如果生搬硬套不断革命论,只能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在分析中国国情后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在中国工业化的过程中,消灭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革命既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在两个革命中间横加一个资产阶级专政。这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就成为一面新的战斗旗帜,指引着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伟大理论创造。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当代就失去了活力和意义,相反,它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根源,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非“凭空产生”,它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新民主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当代意义,具体反映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联上。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思想内容上的关联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其内涵来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集道路、理论、制度为一体的已付诸实践的一个新的社会模式。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阐述,涵盖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孕育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石。政治方面。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都强调无产阶级及党的领导作用,明确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政治。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的“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今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生态雏形。当时,中央还就代表的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代表任期问题提出了建议,从中可以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由来和历史发展脉络,这项制度也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经济方面。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依据中国极端落后的经济状况,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占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虽然两者的经济制度在构成成分、性质等方面已有较大不同,但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思想是一样的。文化方面。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应本着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入手寻求路径。“民族的”是指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寻找文化交融的方式。“科学的”是指应以科学的态度正视历史,主张实事求是,发挥科学的、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大众的”是指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字”“言语”要接近群众、切实反映群众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一思想,并赋予其新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两者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多元兼容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思维范式上的关联
毛泽东在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方式方法,至今仍可给予我们启示。首先,毛泽东注重认真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他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系统性思想,把握其精神实质,学会运用基本立场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毛泽东认识到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基础,就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再次,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反对教条主义,新民主主义理论就是实事求是原则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典范。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毛泽东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开辟出来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的立场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理论创新”的思维范式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总之,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思想内容上,两者一脉相承,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做了重要的理论铺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思维范式上,两者都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明确这一点,对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0.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4.
行政管理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培养高素质的中高级国家公务员服务。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行政学理论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服务。本刊坚持高学术标准,高学术品位,发表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