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政府区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6-05-06 17:34:14 更新时间:2016-05-06 17:16:00
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在学前教育时期接受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也很强,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教导。本文是一篇中国教育学刊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政府区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同时,随着服务型政府构建的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逐渐被带到各个领域,教育公共服务的普及成为大趋势。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是一种政府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新方式。本研究以“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为研究对象,以杭州市为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 学前教育,政府购买,体系构建,公共服务
1学前教育的性质分析
关于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质;教育服务作为教育活动的产品,具备产品的形态;同时教育服务又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学前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教育服务的产品特性,也是兼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属性的准公共产品;关于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性质一直都是我国学前教育各项法规文件规定的重要内容,在世界范围内,也普遍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公共事业范围,将学前教育视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上述特性是学前教育服务可以实现政府购买的前提条件。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目光转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它的基础性地位已成为社会共识,开展学前教育需要多种社会力量举办,探究渠道多样性,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提供基础而有保障的作为公共或准公共产品的学前教育,以形成具有共享性和包容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我国为例,到了2007年,民办园已超总办园量的3/5,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部分。
另一方面,随着民众对学前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低价质忧的公办园成了众多家长的诉求,造成了许多“入园难”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更好的教育质量,选择高费用的民办幼儿园。同时,城乡之间的学前教育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大量的农村幼儿流入城镇及城市,加大城市和城镇学前教育机构接收压力。大量的未具备办学资格的民办幼儿园伴随这种需求的增长而出现,这些幼儿园办学条件和教学能力得不到保证,幼儿的健康的身心发展也就得不到保障。
2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必要性研究
关于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为政府及相关职业部门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和教育决策、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本文以杭州市的学前教育现状调查为具体实践对象,完善体系构建,对杭州市的学前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杭州市的学前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给出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探索解决杭州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的现实途径。同时,杭州的教育经验对其他类似城市的政府购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学前教育具备准公共产品的特性,一方面,优质的学前教育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幼儿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学前教育对社会也具有长期效益,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学前教育,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如美国的佩里计划和早期开端计划、日本的幼儿园振兴计划等。因此学前教育服务可以进入市场、可以进行交换、可以被购买。但是,学前教育服务与其它社会服务产品相比具有其独特性,这要求政府在制订和实施购买学前教育服务时必须遵循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完全依靠经济规律来运营。
2.1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第一,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决定了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最佳提供者。第二,政府可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可以达到节约供给成本,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政府还能通过税收调节、提供补贴等方式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2.2弥补市场运作的缺陷,实现公平公益
学前教育市场由于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不能直接套用市场运行机制;同时,其外部效益具有的隐蔽性、迟滞性,也导致学前教育服务市场运作的许多缺陷。因此,在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职责,通过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运作的缺陷。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制约资本的逐利性。教育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其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规律来解决教育的供求矛盾问题和质量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资源配置机制进行调控。
(2)调节信息不对称。一般认为自由市场是一个进行平等交易的市场,依靠自由市场的公平竞争能提升服务层次、提高产品质量。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其一,在现实的交易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买方和卖方不可能完全获得真实的市场信息,由于双方拥有的交易不对称,从而导致利益受损。其二,当卖方掌握更多交易信息时,买方将处于不利地位,此时市场中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会不断受到低质量产品和服务的挤占,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其三,当“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并越来越严重以后,消费者会对市场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产品和服务整体质量下滑、市场全面萎缩。
(3)帮扶弱势群体。学前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具有公平性和公益性,但其公平性和公益性不能依靠市场来实现。市场规律遵循的是私人利益驱动下平等交换的机制,即“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每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都会受到家庭经济水平的制约,低收入家庭由于缺乏资金,导致其子女无法获得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形成代际贫穷的恶性循环。此外,贫困家庭的幼儿由于无法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可能使其潜能无法被挖掘或是影响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这对于国家与社会而言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政府的干预是维护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的有效途径,政府可利用各种宏观手段从而保障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3政府提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现状及建议――以杭州市为例 近些年,学前教育的价值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取得重要进展。以杭州市为例,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2011年杭州市就出台《《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草案)》,该草案明确提出要实现“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该《条例》的出台弥补了杭州市学前教育立法的空白,从而在法制政策上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益,进而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3年3月7日,杭州市教育局在市教育技术综合楼召开了本年度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姚坚副局长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杭州市学前教育“1+4文件”。一是解决学前教育“收入问题”,各区、县(市)要通过各种途径切实提高教师收入,提高公用经费的拨付;二是解决社会热点关注的问题,尽可能的满足群众上好园的需求,管理好薄弱园;三是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园舍的管理:四是规范幼儿园的收费和食堂管理。
在学前教育服务服务实践提供方面,稳中求进,杭州市市区和县镇幼儿园数和在园幼儿数一直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15年继续呈缓慢增长,变化明显。同时,县镇、农村则增长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县镇、农村幼儿流向市区,农村幼儿流向县镇成了杭州市学前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现象。给市区、县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提供带来了一定压力,加剧了城市学前教育需求的拥挤状态。
通过对杭州市学前教育存在的现状分析,进而提出如下意见:第一,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方面:首先,增加预算内支出,积极拓展经费投入渠道。其次,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完善市、区两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投入机制,提高财政经费对学前教育资源扩张和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水平提升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再次,完善生均公用经费投入制度。在拨付标准逐年提高的同时,逐渐覆盖民办幼儿园。最后,努力完善困难群众子女入园资助机制,通过享受教育资助以及减免幼儿园保育费等举措,保障困难群众子女入园;第二,全面扩展学前教育资源:首先,拓展城区学前教育资源。把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三同步”要求扩大到萧山、余杭区和五县(市);其次,采取“新建一批、置换一批、改造一批”的模式,尽可能扩展资源;最后,重视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各级政府要布局规划,以公办为主,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指向标。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福利性诉求已成为公众的普遍需求。而学前教育作为公共产品进行供给,丰富教育资源,需要政府提供学前教育,完善具体的公共服务环节。
参考文献
[1] 崔世泉,袁连生,田志磊.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来自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5):3-8.
[2] 刘鸿昌,徐建平.从政府责任的视角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1,2(4).
[3] 刘占兰.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J].教育研究,2009(5):31-36.
[4] 何幼华.落实政府责任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J].学前教育研究,2010 (5):3-4.
[5] 张玲.我国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责任与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6] 马峰.杭州市乡镇中心幼儿园 “公立化” 政策及其绩效的调查与评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相关期刊简介:《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