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与坚持科学发展观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5:45:58 更新时间:2011-02-26 15:45:58
摘要: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资源、能源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减少浪费、降低污染物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节能减排、坚持、科学发展观
一、节能减排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所谓节能减排,即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经济、教育宣传等手段,把节约资源、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减少污染排放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真正实现节能减排不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坚持按标准,按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
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摆在首位,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把节能减排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落实到位、抓出成效,节约水、煤、电等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节约资源,坚决制止开发过程破坏和乱用资源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无数事实证明了各种行业、各个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都积极认真的下功夫抓节能,抓减排,将污染减排同抓经济建设一样摆上日程,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就一定能抓出效益,抓出水平,长期坚持下去,构建和谐社会指日可待。所以从这个层面上分析节能减排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抓好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我国当前虽说经济增长较快,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因此,必须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否则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污染,减少排放,需要政策指导、法规支持、责任到人、投入到位,真正实现把工作做的又快又好,还要加强指导。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升级,增加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期停产或关闭。二要强化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开发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不仅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还要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管理和干部考核晋升的标准体系。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节能减排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加大宣传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全面开展节约降耗活动,形成良好的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全民意识,是一件事关中华民族兴衰的大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能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一个好的生存空间,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全社会行动起来,携起手来共创美好家园。为此,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着重说明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使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深刻领会节能减排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做好节能减排应用技术研究,加强节约,降低能耗的相关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等知识的普及教育,它既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包含许许多多具体内容,需要动员广大领导干部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围绕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政策理念,高技术手段加以规划和规范。同时将节能减排法规、政策和相关高新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来抓,有必要在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学校开设专业课,培养大批研究节约资源、能源和减排的生态保护应用的技术人员和专家队伍,把该项工作越做越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3、典型推广以点带面,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通过试点节能减排发展经济先进典型作为学习的榜样,利用现代科技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节约、利用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组织拓展以节能、增能、多能互补的能源作为开发工程,以资源节约利用为主体的减排工程,通过政策调整使节能减排达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新民,《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
[2]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促进“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8期;
[3]王克群,《节能减排的意义及对策》,延边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