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资源如何配置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7-12-19 16:09:22 更新时间:2017-12-19 16:46: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校区大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高职教育论文。
摘要:多校区办学逐渐成为我国很多高校采取的办学模式。本文研究了目前多校区大学发展面临的诸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办学成本高等问题。基于多校区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建立预测模型,进行成本比较分析,并结合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探讨多校区网络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多校区;教育资源配置;预测模型;网络教育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有两个及以上不相临的校园的大学,各不相临的校园在学校内部称为校区[1]。学校虽然在两个以上不同的校区办学,但作为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却只有一个。在我国,多校区大学虽然成型较晚,但分布较广,由于各校区的地理位置较远等现实原因,使得多校区办学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旨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网络教育的新路径。
一多校区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高校教育资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是高校各类资源的总和,既包括人、财、物等有形资源,也包括办学理念、制度、文化等无形资源[2]。本文对高校教育资源的研究主要针对有形资源开展。我国多校区大学已经日益普遍,这类现象的出现使高校面临新的发展中的问题,多校区办学,成本高,资源配置不合理,整合现有各项资源是多校区高校管理的必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各类资源相对分散,教师分布不均衡,引发办学成本增加
受困于校区间的地理跨度,多校区大学普遍存在资源分散问题,包括师资资源、实验资源、图书资源、教室资源、公寓资源等。由于资源的分散,引发了各校区课程设置不协调、学生实习实践成本高、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校区间地域跨度较大,也造成了交通成本支出较大,且会造成跨校区任课教师、实习学生在路途上的时间浪费,造成隐性损失[3]。
(二)跨校区选课难度大,公选课资源的充分利用面临挑战
选修一定的课程,既是满足学校学分限制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广泛涉猎知识,拓展知识面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多校区高校,由于交通和时间的限制,一定程度造成了有课不能选或选了不能上的困境。以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为例,因为高密校区选修小语种课程的学生数少,难以单独开班,学生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到青岛校区学习,这在使得交通费用大大增加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精力受到影响,学习积极性下降。
二校区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推行网络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施多校区网络教育契合现代教育发展特征
在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形式,可以缩短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提升趣味性和启发性,促进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拓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为多校区跨学院教学提供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多校区学生打破空间界限,为学生创设广阔自由的学习环境,在共享各校区间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使学生有效甄选学习资源[4]。
(二)实施多校区网络教育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一方面,网络教育可以有效缓解高校异地办学的经济负担,减少有形教育资源的浪费,如提高学校网络办公教学平台等设施的使用率并发挥其最大效用;减少人员流动造成的时间流失等隐性成本;协同规划教学和实验所需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课堂设施,有效利用办学资源存量;实现多校区管理的高效益等。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教育可以使校园文化等无形教育资源得以共享与延续。
(三)实施多校区网络教育是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
网络教育实现教材多媒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网络教育形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扩展至每个校区,且方便师生交流。再结合一定课时的面授环节,网上教育与面授相结合,可以有效的缓解网络教育使师生间产生的距离感。笔者以青岛科技大学为样本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结果表明,学生对校区选修课现状满意度不高,对选修校本部教师课程的需求较高;同时认为与本部校区的老师缺乏沟通,联系途径简单,缺乏沟通平台。教育资源整合尤其是对教师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配置,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打造跨区域、跨专业的以“数字化校园”为平台的网络化教育将是多校区办学模式教育管理的现实选择,尤其在选修课教学环节,网络教育将更具优势。
三网络教育的可行性
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目前有崂山校区、四方校区、高密校区三个校区。三校区空间地理距离相对较远,除基础课程外均为跨校区授课。师生在校区流动频繁,交通费、跨校区课时补贴等使办学成本提高。根据校区办学实际情况,作以下设定:校区学科数为x1,学生数为x2,校区教师数为x3,走教教师数为y,平均每位走教教师平均课时数为a1,每学期任课周数为a2,每课时额外课时费a3元,每日交通补贴数为a4,校区每年班车费、住宿费为a5,正常课每课时课时费为a6。2009-2013年学科数及师生人数数据如表5:根据表5、表6,按2012-2013学年数据计算:走教每位教师平均课时数:a1×a2×2(学期)=256课时。走教每位教师额外课时费补贴=256×a3×y=1013760元。假设每名走教教师每周在校区上课2天,则交通补贴为:a4×2(天/每周)×a2×2(学期)×y=168960元。班车费:住宿费:a5=80万元。每位走教教师每天乘坐班车往返须3小时,也会造成隐形损失,为方便计算按正常课时报酬a6计算。误工隐形损失:3小时/(每人•每天)×2×a2×2(学期)×y×a6=760320。按全部课程须面授计算,合计支出为:2743040元。如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软件,假设20%的课时需要面授,80%需要网上教授。考虑网络教学平台软件费用:50万(一次性支出),平台维护:10万每年。则2012-2013学年数据计算将节省2743040元×80%-500000元-100000元=1594432元。按照学校规划,学校人数及教师数将不断上升,根据表一数据,如果校区学科增加到12个,学生数增加到8000人规模,校区教师增加到70人,带入上式计算的,走教教师将达到356人。相比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软件节省费用为5940320元,其中不累计计算一次性购买软件费用(50万元),只扣除平台维护费用(10万元)。
四实施网络教育的路径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即通过在多校区间构建网络教学平台,逐渐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教育信息化方向转变,将多校区塑造成为一个网络整体,具有现实的可行性。网络教学平台,又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指硬件教学平台和软件教学平台的总称。狭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5]。笔者对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的通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该平台部分课程实现网络授课,大大提高了授课效率,降低办学成本。
首先,硬件设备设施方面。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并不需要特别的硬件设备设施,各校区只要具备网络速度较快的校园内网,与电子阅览室中的计算机相连接,即可为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基本的硬件保障。其次,配套支持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就是软件服务,为多校区通过一定程度的网络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性[6]。多校区网络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通过引入网络教学平台,尤其是在公选课教学环节,不仅能大大节省建立硬件设施和教师在校区间走教的成本,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师授课的效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多校区网络教育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行性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华明,范宪佐.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J].教育与经济,2005(3):7-10.
[2]祝湘陵,王峰.浅议高校多校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42-143.
[3]岳江红,白丽媛,焦婧,陈瑛.面向多校区的网络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科学版,2011(5):114-115.
阅读期刊:《辽宁高职学报》
《辽宁高职学报》高举毛泽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双百”方针,以扶持和培养学术研究新人、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推动新疆尤其是南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己任。为辽宁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努力探索高职教育和教学理论,指导高职教育实践,提高辽宁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