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笔译的影响
所属栏目:外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21 11:10:35 更新时间:2020-03-21 11:10:35
一、笔译的特点与意义
(一)笔译的特点第一,笔译讲究“信、达、雅”,即准确无漏、通顺明白、优雅得体,语句矫揉造作不可取,与原句含义背道而驰也不行,有时不但需大意相通,弦外之音也得囊括其中。在电影《Flipped》中有这样一句台词“Buteveryonceinawhile,youfindsomeonewho’sindecentandwhenyoudonothingwillcompare.”在译成中文的时候,被翻译为“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这就既符合了翻译准确的要求,又使其带有独特的韵味。第二,笔译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限制,因此在翻译时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浏览相关网页资料等方法使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为准确生动。在翻译专业领域的书籍时,会涉及到很多并不常用的术语词汇,例如尘肺病的单词“Pneumoconiosis”,译者必须通过词典等工具去了解这些术语词汇的准确意义以及写法。第三,笔译所用到的词汇更为书面。符合严肃场合的文书则应当使用庄重的词句;而散文、小说类作品翻译则要准确且优雅。例如,在诗人普希金的《青铜骑士》一诗当中,翻译家穆旦将“Iloveyou,Peter’scity.Iloveyourstraightface.”翻译为“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此外,在CGTN等比较官方的媒体中,发言内容也必须用较为正式的词语,例如“renowned”代替“famous”,“deliveraspeech”替换“makeaspeech”。(二)笔译的意义第一,它是口译的基础。笔译要求译者有较深的文字功底,足够的词汇储备,这样在翻译时才不会出现无词可用的情况。而打好笔译的基础,在进行口译时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加灵活地运用词汇,组织语句,简明扼要且准确地表达清楚所翻译的句子的含义。第二,笔译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从古至今,浩如烟海的西方经典是先经由笔译译成汉字,然后才在国内广为流传。不少国人通过这些书籍去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增强对西方的认识和理解,吸取西方文化精髓。同时,中国经典经过翻译,流传到西方,让西方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内核,无形之中也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第三,笔译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从来不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缺的只是对外传播的一个途径。而笔译无疑为这种传播提供一条大道。在过去几年,许多中国的网络小说经由一个名叫“WuXiaworld”的网站翻译成英语然后上架,吸引了不少外国读者前来阅读,许多外国读者还因此学习起小说当中的中国文化,例如“Duster”拂尘,“Taoism”道教等等。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笔译造成的影响
中国和西方地处不同的区域,背靠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文明起源,因此衍生出具有较大差异的文化。这种差异大致可以分为这四个方面:词汇歧义、文化历史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一)词汇歧义。这里的词汇歧义是指同一个词或字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境下,代表着截然相反的含义。比如说“狗”字,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狗由于忠诚于人类,既能看家护院,又能博取主人的欢心,所以很多与狗相关的词语都带有一定褒义色彩,例如“aluckydog”就表示幸运儿的含义;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狗”大多伴随着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出现,例如“鸡鸣狗盗”。此外,“白”这个形容词在双方的文化背景下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西方认为白象征着神圣、纯洁,不可侵犯,因此在西方,人们在结婚时所着的婚纱是白色的,而善意的谎言也写作“Awhitelie”;但在中国古时候,白色意味着不祥,人们只会在举办葬礼的时候穿上白色的麻服,头上戴白,来以示哀悼。(二)文化历史背景。西方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海洋给予了他们文化中的特性。所以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在翻译时会遇到很多带有“sea”的短语,例如“seachange”就指十分显著的变化。此外,在西方文化中,不少独特的俗语也是出自于他们的文化典籍,例如《圣经》中的“Alandflowingwithhoneyandmilk”其实并非指流淌着蜜与奶的土地,而是形容一片沃土,类似于中文里的“鱼米之乡”。而“china”这个单词除了瓷器、中国之外的含义,还可表示某一处极其遥远之地,这一含义则应当是从当初西方国家对中国所持有的神秘、遥远等印象中延伸出来的,所以“sailaboattoChina”这句俗语不应当翻译为“去中国的船”,而是应当翻译成漫长的旅途。(三)生活习惯。基于自然条件的中西方生活习惯也有着天差地别,这种差异会导致翻译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例如喝汤,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汤是用来的喝的,因此是“喝汤”。但实际上按照西方思维,喝汤应该译作“eatsoup”。这是因为在西方的饮食文化里,汤中往往会加入蔬菜、肉类进行熬煮,再辅以黄油等调料,而国人所言的“喝汤”喝的往往是清汤。此外,西方人大多喜欢喷香水,对他们而言香水就类似于穿在表层的一件衣服,所以“喷香水”在中国是用“喷”这个字,但如果翻译成英语的话,就应该用“wear”,这样不但更贴切西方的语境,同时也更加生动。(四)宗教信仰。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道教脱胎于道家文化,后期又有印度佛教传入国内,并演变为藏传佛教,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仍可窥见宗教的身影。而西方宗教氛围浓郁,几乎可以说是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在中国文化中,去世通常被赋予更加委婉,更带有宗教色彩的说法,例如“驾鹤西去”。但“西方”其实和“天堂”一样,都是宗教中无苦无难的极乐之地,所以可以翻译为“heaven”。
三、总结
笔译是中西方文化跨背景、跨语言进行交流的桥梁。在任何文化的往来中,错误的解读很可能会造成交流的障碍。因此,这也就需要众多笔译者要充分了解对象语言的历史,人民大众的生活习俗等等。同时,随着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西方不少事物被赋予新的概念,这就要求笔译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文化的潮流,汲取新的内容。将笔译工作做好,不但有利于中国加深对西方的了解,更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徐菊成,陈光.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如何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9.
[2]葛钊.中西文化语言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与赏析[J].文学教育,2018,5.
[3]黄逸月.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语翻译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9.
[4]朱丹彤.从文化差异角度探讨英汉笔译方法的选择[J].现代交际,2019.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笔译的影响相关推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