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1-06-29 11:40:16 更新时间:2021-06-29 11:40:16
青海省是重要牧区之一,草原牧区占据95%以上的面积。由于青海省整体海拔较高,面临着较为严酷的生态环境。草原不仅是青海省畜牧业的发展基础,也在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诸多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能。新时期以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诸多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态势得到良好控制。但从整体来看,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需持续推进治理与保护工作。
1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1成效显著
青海省结合党中央的指导,将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深入落实下去,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2018年,青海省再次下达7亿元资金,用以支持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的实施。青海省自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截至2020年,已落实218亿元补奖资金,禁牧草原面积在1634万hm2以上,超过1527万hm2实现草畜平衡,570万羊单位超载牲畜得到核减,青海省天然草原草畜平衡目标基本实现。通过全面推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青海省草原植被覆盖度得到提高,2016年已达到53.68%,产草量170kg/667m2。退化沙化草原面积显著缩减,初步成功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局部地区的好转态势明显。青海省在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综合运用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先后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完成341万hm2草原围栏、2.17万hm2人工饲草料基地的建设任务。同时,青海省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模式,对舍饲、半舍饲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建设养畜逐渐取代了靠天养畜模式,显著减轻草场放牧压力,巩固了草原生态保护成效。
1.2面临问题
第一,草畜矛盾严峻。通过一系列举措的落实,青海省成功遏制草原生态环境退化趋势。但目前实际载畜量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新增人工饲草料基地并不能够满足饲草需求,存在着较为严峻的草畜矛盾。第二,环境条件恶劣。青海省整体海拔较高,牧草只有较短的生长周期,草地不具备良好生产力。比如,大部分牧区具有半年以上的冷季,缺草少料问题较为严重,阻碍到地区畜牧业的转型发展[1]。同时,青海省容易频繁出现干旱、雪灾等诸多类型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到牧民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进退牧还草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依然难以对中度以上的灾害天气完全抵御。第三,人工草地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畜牧业发展水平受人工草地规模的直接影响,青海省的人工草地面积只占据较小的比例,并不适应畜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青海省饲草料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建设的饲草料基地只有较小生产规模,不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条与较高的技术水平。第四,畜牧业生产模式亟须转变。青海省虽然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但整体依然比较薄弱,自然、市场等风险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很多牧民依然将粗放、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延续下来,规模养殖只占据较小的比重,难以高效利用畜牧业资源。第五,牧民不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农牧民在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现阶段青海省牧区民众的受教育水平处于偏低状态,不具备良好的新技术接受能力。
2新形势下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2.1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近年来,青海省依据党中央的指示,将“青海绿色文明崛起”这一目标确立下来,有效指导着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在未来发展中,首先要紧密把握国家所实施的相关政策机遇,对扶持政策、扶持资金等积极争取,向草原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促使草原治理、建设与保护步伐得到加快。要通过退化草原综合治理工程的全面实施,促使草原植被、生态功能等得到逐步恢复,人、草、畜和谐相处的目标得到实现[2]。其次,要协调处理保护、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草原生态文化积极培育,对草原生态经济大力发展。要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农牧民群众的绿色文明意识,深入贯彻和推行绿色发展的理念精神,促使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得到顺利推进。
2.2大力发展饲草产业
为推动青海省畜牧业的转型发展,需对饲草产业、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要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且对饲草产业重点发展,以便为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要对畜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促使畜牧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将保护中发展的草业理念科学树立起来。发展饲草产业实践中,需坚持草畜联动原则,深入结合种草与养畜环节,以便促使畜牧业综合效益得到提升。要同步建设人工种草以及畜牧业发展领域的基础设施,密切结合种草养畜与规模化养殖,对舍饲圈养、牛羊育肥等大力发展,促使畜牧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2.3完善扶持政策要对国家、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投融资支持积极争取,逐步将多元化投资机制构建起来,促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要对国家级生态保护项目积极争取,促使生态保护、建设范围等得到扩大,全省牧区皆可被草原生态保护工程所覆盖,进而持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在争取扶持的基础上,要加强政策引导职能的发挥。要进一步深化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作,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对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同时,严格落实补助政策,建立长效机制,促使补奖成果得到巩固。
2.4加强草原监督管理
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需对草原法制管理与监督工作同步加强。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有关草原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等进行修订与完善,为草原管护工作提供法律层面的支持。要对各层级草原监督机构进行完善,配备充足的管护人员,通过增加资金投入,促使监督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监督管理手段得到丰富,进而达到草原执法能力提高的目标。要积极建设村级草原管护员队伍,全方位、动态监管牧区草原的利用与保护工作。积极建设与创新草原监督管理机制,将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一系列基本制度深入推行下去,切实提升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工作成效。要客观、科学预测草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对牧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合理调控,将经济增长、环境治理之间的良性循环态势成功构建起来[3]。
2.5加强科技建设
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牧区繁荣发展需依托现代科技来实现,因此,要将草原科技人员的创造性、主动性等充分发挥出来,对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的技术难题集中研究和解决。政府部门要与企业、科研单位、协会等多方主体构建信息交流机制,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政策,鼓励各方主体发挥技术、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研发出更多现代化、实用性的环境治理技术。同时,要与其他省市开展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合作研究工作,将其他地区成熟的治理经验、治理技术等引进吸收过来。此外,要加快转化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科技成果,对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促使草原建设保护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6强化培训教育工作
农牧民的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草原畜牧业转型步伐显著加快,改变到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求开展农牧民技术培训工作,以此来提高农牧民的素质与技能,以便适应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通过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广大农牧民自觉对落后的思维观念、生产模式等进行调整,能够对草地资源合理利用,促使草原生态系统得到维护。因此,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深入推进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工作,帮助农牧民充分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能够深度参与进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海省在草原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草地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成功遏制。但青海省的草原生态依然比较脆弱,需构建环境治理与保护长效机制,长期推行与实施草原生态建设保护工作,以便巩固治理成效,推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娜.刍议草原生物灾害治理现状及治理新思路[J].现代畜牧科技,2019(3):11-12.
[2]陈生翠.青海草原虫害诱因及生态治理的探析[J].农家致富顾问,2020(4):165-165.
[3]加曲才让.青海省尖扎县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9(24):260-260.
《新形势下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来源:《农家参谋》,作者:马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