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潮州段水质应急监测断面设置研究
所属栏目:水利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19 10:14:00 更新时间:2011-03-19 10:14:00
摘要:应急监测断面的布设应急监测方案的最主要部分,监测断面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影响到各个环境保护目标的安全性。本文结全韩江潮州段的水文、地形和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等具体情况,对韩江潮州段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断面的布设进行探讨,并根据应急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提出合理的布设方案。
关键词:应急,监测断面,布设
韩江位于广东东部,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河流,河流上游主要为山区地,中下游主要为丘陵-平原地。韩江潮州段位于流域的中下游,担负着向潮汕三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1000多万民众提供生活、生产用水的重任,而且目前大多数地区没有备用水源。因此,韩江潮州段是潮汕平原最重要和最敏感的水源地,一旦发生突发性的水环境污染事故,将会直接危及到潮汕平原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安全,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于是,提前为韩江潮州段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将为加强韩江潮州段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监测断面的布设是整个应急监测方案的最主要部分,监测断面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影响到各个环境保护目标的安全性。所以,合理布设应急监测断面,对韩江潮州段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
一、韩江潮州段现有的常规监测断面及不足
目前,韩江潮州段的水质常规监测断面有赤凤、竹竿山、上埔、阁洲等4个,具体见表1。
这4个常规监测断面相距比较远,无法及时了解污染水团的运动迁移情况;同时,常规监测断面除竹竿山断面外,其他断面离水厂取水口等环境敏感目标也较远,不能反映环境敏感目标周围的水质情况,从而不能达到保护环境敏感目标的目的。所以,韩江潮州段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断面不能只是依靠现有的常规监测断面,应该相应的增加一些应急监测断面。
表1韩江潮州段常规监测断面
二、应急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1、保护环境敏感目标
韩江潮州段的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是该河段内各水厂的取水口,以及引韩工程的引水口。确保这些环境敏感目标的水质安全,是应急监测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应该在这些环境敏感目标附近布设监测断面,对环境敏感目标周围水质进行监测,保障其水质的安全。
2、水文条件急剧变化
由于受到桥梁、急滩、弯道、卡口等的影响,河流的水文条件将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当事故污染水团到达这些区域时,会受到水文变化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的变化,所以应在这些区域布设监测断面予以监测。
3、潮州供水枢纽的影响
由于受到潮州供水枢纽的影响,韩江潮州段在水利枢纽上游河段形成了类似水库的库区,在库区内,河流的流速相对比较慢,特别是距离枢纽大坝较近的河面,流速几乎为零,水体中污染物可能向上、下游扩散。由于部分环境敏感目标如竹竿山水厂、桥东水厂取水口等就位于库区范围内,所以在设置监测断面的时候还应同时考虑到污染物可能向上、下游扩散这个因素。
三、应急监测断面的设置
根据应急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同时结合韩江潮州段的具体情况,进行应急监测断面的布设。
(1)潮州供水枢纽上游河段应急监测断面的设置
由于潮州供水枢纽上游河段水流速度很慢甚至为零,当污染物进入到韩江水体中,可能会同时向上下游都进行扩散,因竹竿山水厂、桥东水厂、磷溪水厂等水厂的取水口和北关引韩的引水口都离坝址较近,所以,取水口上、下游都应该设置监测断面。由于竹竿山水厂取水口和北关引韩工程引水口距离较近,可以看作是一个敏感目标进行考虑。于是潮州供水枢纽上游河段的应急监测断面设置见表2和图2,除2#断面为常规监测断面外,其他均为新增监测断面。
表2潮州供水枢纽上游河段应急监测断面位置表
图2潮州供水枢纽上游河段应急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
(2)潮州供水枢纽下游河段应急监测断面的设置
潮州供水枢纽下游河段属于半自然河段,流速单向,所以监测断面只需设置在环境敏感目标的上游,同时考虑水文条件急剧变化的区域。处在水利枢纽下游河段的环境敏感目标包括庵埠水厂、江东水厂、枫溪水厂、彩塘水厂和浮洋水厂等5个水厂的取水口;以及2个引韩工程——安揭引韩工程和东凤引韩工程的引水口。由于江东水厂取水口和彩塘水厂取水口相距较近,所以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综合以上因素,潮州供水枢纽下游河段应急监测断面设置如表3和图3所示,其中包括1个常规监测断面和6个新增监测断面。
表3潮州供水枢纽下游河段应急监测断面位置表
图3潮州供水枢纽下游河段应急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
四、结论
通过对韩江潮州段水质应急监测断面的布设,使河段的水质应急断面的布设密度趋于合理,使应急监测断面的更具科学性,加强韩江潮州段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能力,对应对韩江潮州段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