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所属栏目:外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26 11:46:30 更新时间:2011-03-26 11:46:30
摘要:本文论述了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针对词和语句的翻译,举例说明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中词义语义理解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词义语义
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
解。在英汉翻译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移植的问题。要想使译文最切近、最自然,首先必须克服两种语言所载的不同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一、从文化差异看词义理解
在翻译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然而,要做到用词准确,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内涵义,即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而词的内涵义又是由其所载的文化所决定的。如果不了解外语的文化,不了解词的内涵义,对词的褒贬色彩掌握不准,就可能导致理解错误或语用失误。
在翻译中经常发现,表示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某语言系统中有内涵义,而在另外一些语言系统中没有内涵义。比如,走在美国的大街上,有时我们会看到一辆深红色的或黑色的小汽车上喷上了这样的一句话:Iamyellow.有些中国人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在汉语中,黄色除了表示黄颜色以外,再就是象征腐败堕落,特指色情。在英语中,yellow除了表示黄颜色和以煽动读者感情的方式报道新闻的报纸以外,还常用作俗语,表示儒弱的;卑怯的。另外,随着国际上通用黄色作为出租车的颜色,yellow这个词又带有了出租车的内涵义。所以,这里的“Iamyellow.”有两个涵义:1.这是出租车。2.我是一个胆小的人,请不要来吓唬我。再如,在翻译中,经常遇到“宣传”这个词。其汉语意思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并无贬义。当
在汉英词典里查阅这个词时,往往得到的第一个解释就是:conductpropaganda。可是当在交际中使用conductpropaganda来翻译“宣传”时,常常看到外宾脸上流露出一种疑惑不解的表情。原来,英语的conductpropaganda带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涵义,带有贬义。翻译中,要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来表示“宣传”,以免造成错误的理解,换之以popularize更为贴切。所以,为了避免由词的内涵义所造成的误解,在选词时应考虑到这些文化的差异、社会背景和人们的观念等因素对翻译内容的影响。
又如,在《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课LessonsfromJefferson中,ThomasJefferson说过这样一句话:“Wereitleftmetodecidewhetherweshouldhaveagovernmentwithoutnewspapersornewspaperswithoutagovernment,Ishouldnothesitateamomenttopreferthelatter.”学生们看到这句话后有些迷惑,他们问:“为什么Jefferson把报纸和政府对立起来了呢?通常不是政府办报纸,报纸为政府服务吗?”由于东西方文化、政治制度及历史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对一些词的理解角度也不同。newspaper这个词表面上看是一种表达言论的工具,其实,它有“言论自由”的内涵义,在西方国家尤为如此。所以,如果向同学们讲清楚美国的文化、政治制度及历史情况并把这里的newspaper翻译成“言论自由”,同学们就不难理解这句话了。由上述举例看出,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文化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文化的内涵又受到社会体制和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不了解外语的文化,不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了解社会体制和社会习俗的差异,就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错译。
二、从文化差异看语义理解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dwardT.Hall于1976年提出了强交际环境文化和弱交际环境文化的概念来区别不同文化中交际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根据Hall的观点,在强交际环境的文化中,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蕴涵在社会文化的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相反地,明显的语码则负载较少的信息量。这也意味着,在强交际环境文化中的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而弱交际环境文化中,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相对地说,只有少数的信息蕴涵在隐性的环境之中。也就是说,在弱交际环境的文化中的人们习惯侧重语言本身的力量来进行交际。东方文化属于强交际环境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弱交际环境文化。
美国人习惯于从已说出来的东西中寻找涵义,而中国人则更习惯于从没有说出来的内容诸如:说话的场合、当时的情景、语句的文化内涵、某种沉默、某种姿势、某种状态中去寻找其涵义。所以,我们要认真地考虑这些文化因素,正确地理解和翻译原文的真实涵义。比如,一位美国人请朋友到家做客。他对一位中国朋友说:“I'mgoingtohaveapartytonightatmyhome.Comeifyouwant.”这位中国人听了他的话感到有些迷惑,不知应不应该去做客,因为他认为这种邀请似乎太不正式了,怀疑这位美国人没有诚意。所以,经过三思,还是没去。其实,这位美国人是诚心诚意的。他对朋友的邀请看上去比较informal(不正式),但他的诚意已蕴涵在他说出的话里了。从中国的文化角度看,这种邀请似乎不够盛情、语气不够强。这是因为美国人追求一种equality(平等),他想请你,但又不想把来做客这件事强加于你,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用Comeifyouwant.如果这位中国人了解美国文化,把这个邀请理解为“请您到我家作客”,就不会产生误解了。翻译中常发现,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相互交际
时,直接把自己的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而不考虑话语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其结果是一种语言行为的施为之力在不同的文化中失去作用,这种现象被学者们称之为语用迁移。文化的差异对语义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影响。充分了解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在翻译这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中,努力遵循交际规范,对语句的正确翻译是很重要的。
三、结束语
既然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那末在语言转换中就必然要进行文化的转换。有人说,翻译难,难就难在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无论是强交际环境文化还是弱交际环境文化,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翻译中,我们常常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一个词或一句话的真实涵义,而文化因素就是一种非语言的上下文。只有充分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弄清词语的真实涵义,把握好翻译原则和尺度,才能使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
参考文献
[1]李运兴.论英语复合句汉译的基本取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04).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02).
[3]刘宓庆.思维方式、表现法和翻译问题[J]现代外语,1993,(01).
[4]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04).
[5]屠国元,肖锦银.西方现代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中国翻译,2000,(05).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