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在化学中的体现论文
所属栏目:化学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2-03-16 10:57:24 更新时间:2012-03-16 10:34:24
于洪洋
关键词:减负、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复习资料
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又一次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那么,如何减负,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教师是“减负”的具体执行者,所以“减负”必须从教师做起。几年来,我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减轻学生负担做法,具体如下:
一、依据课程标准实施
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再结合每年的考试大纲。每年的中考化学出题都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因此,在教学中不但我自己研究“标准”,还引导学生学习“标准”,对教材中各知识点、能力及技能等的不同要求层次做到心中有数。力争不偏“标准”,不超“标准”,不随意扩大知识范围,注重“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注重“能力、“技能”的培养。例如在讲氧气性质这节课时,内容很多,需要记忆的地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把握住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一重点,逐步讲解。学生知道学什么,也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改革课堂教学
改革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关键。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先教后学,权威性的教学造就了驯服的而不是创造性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由接授式学习转变成探究式学习,易于让学生向已形成的规律定式挑战、验证,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大脑,让其独立思考,大胆想象,探究创新,实践,教师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设计者,组织者,教学情景创设者,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去取代教师的思维结果,死记硬背的答案和结论已不是学习目标,教师运用恰当的感知材料,贴切的问题情境,合理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思维,挖掘潜力,使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实践与创新,最大限度发挥个性特长,使传统的讲堂真正地变为学堂,学生才是我们教学的主体。至于怎样改,用什么方式,应因人因内容、对象不同而异,化学课堂上要精讲多练,把本节课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讲出来,再结合练习的方法教学。把课后练习的时间提到课堂,也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例如讲化合价时,对化合价的定义不要深讲,只要学生能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能用化合价写化学式就可以了,讲的时间要少,练的时间要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熟练掌握。不管用什么法,都要引导好“主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交给学生自学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希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习内容的兴趣。”兴趣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如果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的导言能否产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门扉,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方面。如在讲“水的净化”时引入一个鲁滨逊的故事导入新课,给学生一个新鲜感,学生就会有兴趣接着往下思考。在课堂小结时,教师采用悬念式结尾,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以引起他们不断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水的净化”后提出自己家里还有哪些净化水的方法?学生在课后进行了认真思考和和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造性的意见。化学的特点是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即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拨动学生的心弦,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提出思考性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习有了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的负担自然减轻。
四、排除各种复习资料的干扰
由于升学和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许多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之中,思维定向、思想僵化。对于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我们不能一概接纳,也不能都拒之门外。现在改革了课堂教学,例题的讲解和变形发挥了重要作用,课后的练习题又能在课内完成,然后选择自己出一些体现本课重点的题,再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册精做,不能所有的题都做。例如化学计算,我将元素与物质的计算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溶液的计算题都出一些相似的题来让学生做,做完后学生就会掌握做这类计算题的方法,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这样也能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发展德、体、美、劳等方面。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化学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充分发挥它自身的优势。减负已是推进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的问题,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完全依靠教师,需要全社会给予理解、支持、配合,特别是学生家长。需要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减负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