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
所属栏目:化学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7-08-01 14:50:42 更新时间:2017-08-01 14:44:41
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与人类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的好与赖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的生态期刊《环境教育》以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促进全民族环境意识的提高,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传播环境科学知识为其鲜明特色。设有教育与教学研究。创建绿色学校专辑、论坛、资料和信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研究论文、富于指导性、成果性、知识性和信息性。
摘要: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伟大号召的积极响应。然而,在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思想认识不到位、课程内容不系统、缺乏有力的保障条件等困境。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实施过程之中以及课程评价的反馈之中,并赋予其地方化与校本化特色,是其突破上述困境进而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教育;中小学课程;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地方化;校本化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生态环境工作,特别重视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十八大更是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环保部、教育部等联合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也指出,“强化基础阶段环境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可见,将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目前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困境
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家着力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与教育,但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之中仍存在着以下困境。
(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课程定位不明确是当前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具体表现为:一是课程地位不明确。由于国家目前并没有指出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导致生态环境教育在具体实施层面上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由于中小学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监督、评价制度的缺失,造成了其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合法”地位的丧失;二是课程目标不明确。例如,《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仅仅指出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环境的可持续行为及生活方式,但是并未给出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结果导致教师对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目标认识不一致。如有教师认为,生态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1〕,有的则认为是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2〕。正是由于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定位与目标的模糊性,才使得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小学(特别是中学)的日常教学更多地关注与升学考试相关的课程和内容,而那些考试不考的课程常常会被忽视。由于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内容中所占比重极小,其知识琐碎,特别是考试基本不涉及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因此,导致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也只有在遇到上级行政部门发文、相关领导来视察、督导等,才表现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教育。另外,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上好课,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而生态环境教育应属于学校或班主任的职责,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三)课程内容不系统
课程内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媒介,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良好的课程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唤醒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还能促使其通过思考生态环境问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最终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价值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生态环境教育通常是散落在品德与社会、地理等课程中,导致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系统性、连贯性不足,未形成完整的课程、教材和评价体系,进而难以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虽然《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强调要将生态环境知识渗透到其他课程之中,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而导致其操作性不强。
(四)缺乏有力的保障条件
学校开设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不仅需要课程定位准确、认识到位和内容完整,还需要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但目前,很多中小学没有专职的生态环境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往往是通过校长的专题讲话或班主任的主题班会开展。由于他们自身既缺乏专业的生态环境知识,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听讲座,还需要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自然去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而这些都需要家庭和社区及相关部门等多方面的配合。
二、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路径
由于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学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再加上课程内容系统性不足,缺乏有力的保障条件,最终导致中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效果不佳。因此,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
1.修订课程标准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因此,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是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原点。例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物理的基本课程理念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可将其修改为“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界的本质联系。在科学进步的前提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的生态观。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标准的修订还应注意不同学段生态环境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修改要和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修改保持一致。比如,可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的“科学素养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改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求知,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2.修订教材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直接用于教学实践的教科书或者教辅工具。因此,修订教材是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教材的有效渠道。首先,教材修订要体现生态环境教育的系统性、具体化。因为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年限很长,再加上生态环境教育内容的复杂性,使得对中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如生态启蒙、生态意识的养成等分学段、分年级、分时节地将生态教育融入各学科。例如,可以将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父亲和鸟》安排在下册第二单元,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四月爱鸟周为契机深化对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其次,教材修订要以三维目标为中心。其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目标要精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凸显。切不可在教材中过分强调生态环境教育而致使其与学科教学目标宾主移位。再次,教材修订要以精选材料为准线。选入教科书的材料不仅要体现学科属性,保障三维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能为生态环境教育有机的融入提供结合点。例如,《邓小平爷爷种树》和《找春天》等文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读、写、理解的能力,又能为生态环境融入教材提供有机的连接点。
(二)融入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
课堂教学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实现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学校应将生态理念、环保理念融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1.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在立足自己课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教材,并以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熏陶学生,促进其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观念。具体而言,要做到: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自己课程的基础上去解读隐藏在教材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领悟到的教材中所涉及到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传达给学生。例如,在教学《父亲和鸟》时,教师不仅要把握本课的语文教学任务,更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本文所倡导的人、自然、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养成保护动物的习惯。其次,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当教师领悟到教材中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和精神之后,应以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渗透生态环境教育。例如,化学教师在教学完“化学肥料”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看2007年爆发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的视频。然后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更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生态环境教育需要教师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对中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时,教师日常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可以对学生习得、同化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起到外部强化作用。2.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使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最终使其成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民。具体而言,需做到:
其一,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要通过适时地给他们解惑来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教授。即在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时,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使学生浸润在学得与习得之中。例如,化学课上,当教师教学完烃、石油、煤的知识后,可以问学生“现在火电厂主要使用煤发电,烧煤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则导致酸雨。同学们,我们怎么才能低成本地消除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可以进行点拨。这样,学生不仅习得知识,还形成了环保意识;
其二,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学生的实践。素质教育是一种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生亲身去感受、体验身边的生态环境状况,从而真实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例如,生物课上,教师教学完鸟类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去调查自己最常见的鸟,然后再访谈爸爸妈妈小时候见到的鸟,最后整理调查结果撰写报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生态环境情况有具体的认识,进而唤起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三)融入课程评价的反馈之中
课程评价是确定课程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达到何种程度的过程,对课程的建设具有导向性、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等。生态环境教育评价标准的建构要体现评价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一般包括学校、教师与学生三个方面。学校方面一般包括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管理与实施情况;教师方面包括教学的设计、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自身行为表现等;学生方面通常包括学习方式、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小学的开设通常分为独立设课和渗透到学科课程两种情况,因而,生态环境教育评价标准的建构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其一,建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即在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课程资源开发、组织及实施等基础上建构其评价标准体系。例如,如果一级评价指标是生态环境教育管理,那么生态环境教育的组织与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制度建设和经费管理则可以作为二级评价指标,经费的保障、使用和审核则可以是经费管理的三级指标;
其二,融入学科课程评价体系。一般而言,融入学科教学的生态环境教育更多地是一种意识和价值观的教育。这和课堂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有着天然的联系。因而,融入到学科教学的生态环境教育可以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细则进行评价。例如,《父亲和鸟》一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突出学生要爱护野生动物这一情感指标。
三、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特色
生态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特色不仅能够保障生态教育融入是一种有机的方式,并能够提高自身的区域适应性,而且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
(一)生态环境教育地方化
生态环境教育地方化是指将生态环境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的生态观念同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实际相结合,进而使生态环境教育彰显地方特色。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将要学习的生态环境知识简单化,更能唤起学生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实际上,对中小学生落实与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离不开地方相关部门的积极作为。也就是说,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国家倡导的主流观念(如优秀传统文化入校园以及法治教育入校园等)为导向,以地方实际为依托,从而保证国家所倡导的主流观念融入课程的有机性。因此,生态环境教育需要同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状况相结合,并在课程实施中凸显出来。这样既能体现其公共性,又尊重了地区的实际与差异。例如,从2007年开始,山东省教育厅、环保厅积极通过申报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的政策为本省中小学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提供环境教育基地。
(二)生态环境教育校本化
生态环境教育校本化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主体是学校及其全体师生、主题活动同日常教学相融合以及教材使用同生态环境教育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生态环境教育校本化就是将生态环境教育知识、观念、行为的培养与学校实际相融合。中小学贯彻落实国家对生态环境教育的号召,在教材处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做出的努力,是对生态环境教育校本化的最佳解读。这就需要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和各教研组等在根据学校实际与本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使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例如,广州市四中为每个班级安装了一个独立电表,评出节电标兵和优秀节电班级,学期末进行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3〕。另外,学校也可利用社区、家长和生态实践基地等资源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1〕赖琼华.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林区教学,2015,(6):96-97.
〔2〕刘晓琴.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态环境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4,(2):248-249.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